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三章:老四学生好样的!给咱长脸! (第1/3页)
“皇爷,臣有事求见。” …… 声音传入御书房。 朱元璋顿笔,随即,快速将折子批示完,抬头,“进来。” 吱呀! 蒋瓛推门而入,脸上堆满笑容,“皇爷,好消息,朱秀才的学生表现十分不错。” 朱元璋合上折子,笑道:“给咱说说,都发生了那些事。” “其中一件发生在韩国公府外,长兴侯幼子和几个孩子,在长辈指示下……” …… 朱元璋脸上渐露惊诧之色。 土桥村这群孩子,他一直就有关注。 苏春晓、刘民丰去学医术后,锦衣卫关注的就比较少了。 没想到,苏春晓这女娃娃去学医后,变得这么优秀。 一般小孩子,遇到这种事会如何? 要么自卑。 要么感到被羞辱,用犀利愤怒的言语回击。 而苏春晓即未自卑,也未愤怒。 以小见大,小姑娘机敏、宠辱不惊、进退有据、乐观开朗,在这件小事中,反应的淋漓尽致。 颇有几分妙云丫头的风采! 金陵权贵之家,娇生富养的女子。 又有几个如此优秀? “继续。” 蒋瓛见朱元璋满脸笑容,本能很不好受,却不得不作出一副,皇帝高兴,他就高兴的样子,笑道:“另一件,比较典型有趣的事情,发生在涂大人府中……” 哼! 朱元璋微哼。 原来,涂节故意吩咐下人,从外面的面点铺,特意定制了一些‘高级’点心。 所谓高级,就是在点心上,镶金箔。 这种吃金箔的奢靡之风,近些年,在权贵府中开始流行起来。 根据锦衣卫掌握的消息。 涂节是准备等孩子们把金箔吃进去后,就弹劾孩子们偷府中金箔,进而弹劾老四。 金箔这种东西,吃进去是消化不掉的。 很容易成为证据。 “三个小家伙什么反应?”朱元璋好奇追问,去涂府的是民丰、采绿、杨荣三个小家伙。 他对大眼姑娘采绿印象很深。 上次去土桥村,他就瞧着小姑娘特别顺眼。 十分合他眼缘。 蒋瓛摇头,“三个孩子没碰这些东西,不过都被涂府吃金箔的奢靡惊呆了,涂大人不死心,已经派出自家孩子去引诱三个孩子……” ‘涂节完蛋了!’ 蒋瓛瞧着朱元璋脸漆黑冷硬,替涂节默哀一句。 朱元璋压下怒火,吩咐:“咱要知道,三个小家伙最终有没有抵住诱惑,另外,他们的核查、统计能力如何?” 蒋瓛很不想说,却不得不回答:“很了不起,两个孩子配合,一炷香时间,就能统计一本账簿,就连长公主殿下都连连夸赞,好像是朱秀才教授了一种新的数术法子……” 朱元璋渐露惊讶。 这种刀笔吏做的事情,虽然上不得台面。 但两个孩子,就相当于一个账房先生。 很了不起了! 何况,这些孩子,都有通过童生考试的能力! 如今看来,这些孩子核查、统计的能力是足够了,就看有没有能力,应对各种引诱、刁难…… 朱元璋回神,吩咐:“去,给咱盯着涂府!” …… 涂府。 会客厅。 民丰、杨荣、采绿三个小家伙围坐在桌边,杨荣还没学过数术,只能给民丰、采绿打下手。 三人面前,堆着十几本账簿,几十张张地契。 比李府,少很多。 在账簿旁侧,放着几碟形状十分精致的小点心。 颜色不一的小点心上,还有各种各样小兔子、小鸟之类动物图案。 最引人瞩目,还是每一块点心腰线上,一圈薄如蝉翼的金箔。 涂家几个孩子坐在对面,每人面前摆放着一叠相同的点心,几个孩子,手指捏着点心腰线金箔,边吃,边说话。 “真好吃。” “喂!你们没吃过吧?” “尝尝,这可是金陵城最好的面点铺子,做的点心,整个金陵城,也只有我们这样的家庭才能吃得起。” “这种镶金箔的点心,特别好吃。” “你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