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七章:天下议朱标!王美人深藏功与名! (第1/3页)
以前他用锦衣卫对付官员,标儿总是持反对意见。 老四不接触锦衣卫,是为了避嫌,不给自己惹麻烦。 标儿不接触锦衣卫,则是抵触锦衣卫。 抵触这种不合规矩的监视、拘捕、审查机构。 所以,锦衣卫自设立以来,他完全放权的情况下,标儿都很少接触锦衣卫。 …… 标儿突然的转变,即让他高兴,又有些惊讶、不安。 是老四给标儿造成压力了? 还是,标儿相通了? 收敛思绪,询问:“标儿,为何突然这么做,你不是一直反对父皇用锦衣卫做事这种方式吗?” 朱标苦笑。 坦然让朱元璋审视。 他知父皇为何如此问。 并非因老四。 老四通过毛骧提醒过他,可他并未听进去。 是因王美人。 荒唐放纵的三夜。 前两夜,他有种离经叛道的负罪感,所做之事,完全背离了先生们教授的东西。 十几天没去选侍宫院。 因为竞拍包税,地方官员雪花般阳奉阴违的折子递上来时,心情烦躁,想到了王美人说过的话。 于是第三次去美人殿。 这回,负罪感消失了。 一夜荒唐醒来后,负罪感也没出现,显然是适应了。 所有郁结尽数消失,浑身轻松,有种否极泰来的感觉。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才明白,原来突破自己给自己画的条条框框,可以这般轻松。 这时候,他想到了老四通过毛骧的提醒。 他就想试一试。 …… 当然,他也清楚,人不能没有约束,没有底线。 只要突破约束,所做之事是为大多数人好,他觉可以突破。 就如此番,选拔正直青年官员,辅以锦衣卫,监察地方官员推行竞拍包税。 白天百姓得到了实惠。 只要突破约束的行为,不影响别人,不影响天下人,他觉可以突破。 就如,他与王美人的床笫之事,并不影响别人。 不过与王美人之事,不能告诉父皇,且不说父皇听闻后可能会生气。 他自己就说不出口。 而且,他不想让父皇伤害王美人。 与他而言,王美人真的很贤良。 为他的情绪考虑,为他身体健康考虑。 朱标深吸一口气,坦然道:“父皇,并非老四让儿臣产生压力,父皇将竞拍包税交给儿臣,可这段时间……” 朱元璋认真倾听。 地方官员阳奉阴违,发牢sao诉苦的折子,雪花般飞向东宫,他都知道。 一直没管,就是想看标儿怎么处置。 任何革新,都会受到重重阻力,这是标儿必须面对的。 类似这种推及天下的全面革新,还是他第一次直接放手不管,让标儿去做。 …… “地方百官如此,无非就是知晓儿臣的仁义之名,若是儿臣退一步,他们还会进一步,现在这种时候,儿臣不能退,还要更进一步!” 以前文官在父皇这里受了气。 动不动就找他诉苦。 如今看来,简直就是欺他好说话。 竞拍包税之事,他是被父皇半推半就,从老四手中摘桃子。 老四虽然不在意。 可他很歉疚。 若是这件事办不好,他更对不起老四。 “不过,此事父皇必须交代锦衣卫,官员为主,锦衣卫为辅。” 朱元璋笑了,“好,父皇答应你,你亲自吩咐蒋瓛,想启用哪些官员,选调哪些锦衣卫,伱全权做主!” 只要不是老四造成的压力。 标儿这种转变,他就乐意见得。 “儿臣谢父皇!” …… 这一天,朱标展现出了不一样的雷厉风行。 当天,就从东宫、皇宫挑选年轻官员,同时,亲自去镇抚司衙门选人。 此举,可把蒋瓛高兴坏了。 他为何想结交常家、吕家,说白了,就是以往太子对锦衣卫太疏远了。 毛老六那是朱家的家臣,太子疏远锦衣卫系统,但并不疏远毛老六。 等他取代毛老六后。 太子和他说过的话,都屈指可数。 …… 朱标大张旗鼓组建监察组,很快引起六部关注。 左相官房。 “恩师,太子鲜少如此强硬,这是受了什么刺激?”胡惟庸紧拧眉头,看着李善长。 太令人震惊了。 地方官员就是诉苦发牢sao。 按照太子过往风格,首先会一一温和安抚勉励百官,甚至会点灯熬夜,长篇累牍给百官写批注。 其实,很多官员,上折子诉苦,就是想让太子记住自己。 毕竟,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 只要太子像以往那样,废寝忘食写回执批注,安抚勉励。 很多人就会偷偷笑着,不折不扣执行竞拍包税。 李善长眉头紧拧。 他也教过太子。 对太子十分了解。 教导太子,他们完全是按照圣君设想去引导。 一直以来,太子也做的很好,很符合大家心目中的圣君典范。 为何突然转变如此之大? 受朱皇帝影响? 不可能! 若是朱皇帝影响,这么多年,太子早改变了。 李善长摇了摇头,笑了,“这是好事,或许是朱四郎,让太子感受到压力了。” “若真是如此,将来可就有趣了。”胡惟庸顿时笑了,端起茶杯,含笑琢磨着,小抿一口。 …… 文武百官,绞尽脑汁琢磨。 无一人猜到,改变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