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一章:刘伯温:大明五百年国运!不敢深想的将来 (第3/3页)
/br> …… 当夜。 百官齐齐跪在御书房外。 胡惟庸跪在最前面,大声疾呼:“太孙是大明未来,陛下决定太草率,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话音刚落,百官纷纷进言。 “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若不收回成命,臣等就跪死在御书房外!” …… 御书房内。 朱元璋瞥了眼殿外方向,收回视线,落在垂手站于御案前的刘伯温身上。 笑问:“今天去土桥村,感受如何?” 刘伯温拱手,干净利落道:“若能成,当为时代分水岭!大明国运至少五百年!” 王朝更迭,最大症结就是土地兼并和人口膨胀。 一个王朝的寿数,一般情况是两百年到三百年。 乡土村社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 只要后世君主不乱来,大明国运翻一倍并不难。 朱元璋微微诧异。 以前他让刘伯温算一算大明有多少年国运,老滑头总推诿。 今天却直接说了。 还给出这么大个数字! 好奇催促:“说说你的分析……” 随即,刘伯温把心中所想全盘托出。 朱元璋听闻后,嘴角都快咧到耳根。 五百年,不少了! 笑道:“老四制定的补偿标准,你都看了来吧,马上去把这份补偿标准告诉百官,让他们赶快筹集钱粮……” 请刘伯温回来,可不只是替老四分担怨恨。 还为这一刻。 接下来,百官可以请愿。 但要先把补偿之事解决好。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等他们焦头烂额解决完补偿之事,雄英之事,风头过了,生米都煮成熟饭。 即便反对,声音也不会太大。 眼下,除了沐英还在云南剿灭大理段世,西边蓝玉打到昆仑山,下雪后,战事已经停了。 已经不需要顾虑军心士气了。 ‘果然!’ 刘伯温满嘴苦涩,其实回来途中,他就猜到了。 “臣遵旨!” 此法果真有效。 当刘伯温从御书房出来后,就当即宣布了补偿标准。 紧接着,小太监传达朱元璋旨意,大体意思就是,请愿可以,但先把自己的屁股擦干净,如果谁自己屁股都擦不干净,还敢妄议国事,别怪他不顾往日情面! 一场逼宫请愿,就这样被化解于无形。 …… 吕府。 书房。 “父亲,父亲……” 吕本闻声,豁然起身,循声看去…… 吕兆气喘吁吁进来…… 吕本急切询问:“如何?朱皇帝收回成命了?” 他回金陵过年。 今天百官去土桥村,他知道。 但没去。 他不想去看朱四郎炫耀成就。 没想到,朱皇帝这么迫不及待,就把太孙送去朱四郎身边。 吕兆牛饮一口茶,喘气道:“没有,胡相等人脸色十分难看出宫,据说,陛下要大家先完成不法强占的补偿,再去请愿……” 呼! 吕本听闻后,长长吐了口气,唇角泛起笑意。 吕兆见鬼般,狐疑看着吕本,“父亲,你怎么还高兴?” 被气疯了? 太孙和朱四郎,叔侄感情越好,就越难扳倒朱四郎。 父亲怎么反而还一脸兴奋激动? 吕本瞪了眼吕兆,“你懂什么!扳倒朱四郎,不在太孙,在太子爷……” 只要不断捧朱四郎,让太子爷感到压力。 最终逼太子爷和朱四郎反目成仇即可! “朱雄英不在太子爷身边,这对咱们家允炆,却是一件好事……” 朱雄英不能在太子爷身边尽孝。 允炆就可以代替。 太子爷必然因此而喜爱允炆。 他和百官的利益诉求略有不同。 百官不希望朱四郎对大明第三代,影响太深。 可他不在乎。 只要对报仇影响不大。 此事还有利于允炆。 他就乐意见得。 吕兆想了想,就明白了,脸瞬间潮红,压声激动道:“父亲,有没有可能,将来太子爷喜欢允炆,不喜欢朱雄英,立咱们允……” 吕本脸色骤变,“闭嘴!” 他其实想到了。 可不敢深想。 而且,这话也不能说出来!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这章只有四千字,缺少一千字,明天补上,今天晚上去吃席,耽误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