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六章:沐英忧心朱标、朱雄英,朱棣出走! (第1/3页)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楼别院。 初夏荷塘景色,也格外雅致,别有一番风韵。 欢悦琴音从小院阁楼后面飘出。 经过的侍女、家丁总忍不住顿足看一眼,偷偷笑笑,小声嘀咕一句,别人听不到的话,脚步轻拿轻放离开。 生怕惊了小院雅致。 塘边垂柳下。 一家四口。 徐妙云为丈夫、儿女抚琴,时不时抬头,视线含笑投向塘边嬉戏的一大两小。 两小家伙,已经一岁半了。 爬在朱棣怀抱中。 每当朱棣捏着一点馒头碎屑扔到水面,一群色彩多样的锦鲤出现时。 两小家伙就格外激动。 向水面伸手,在朱棣怀中挣扎,似乎想跃入水中,和鱼儿游玩。 朱棣牢牢抱着。 每当这时,两小家伙就急的不停喊着‘阿爹阿爹’。 …… 一派其乐融融中。 管家刘叔拿着拜帖,匆匆来到小院院门外。 听到两小家伙稚嫩喊着‘阿爹’的声音,顿足,低头看了眼,小声嘀咕:“西平侯也是,什么时候不能来,偏偏这个时候来。” 府中上上下下,都不舍得打搅小姐、姑爷一家人。 西平侯倒好。 刘叔跺了跺脚,走了进去。 沐英不是一般勋贵。 是陛下和皇后养子。 就连姑爷见了,也要称呼一声大哥。 脚步声传来。 徐妙云弹琴动作停下,朱棣也听到动静转身…… 刘叔忙快走几步,“姑爷,西平侯登门拜访姑爷,这是拜帖。” 朱棣接过拜帖看看,扭头,苦笑,“不出意外,应该是这几日,城中议论,惊动了大哥。” 上次他春闱结束,沐英凯旋回城时,双方相遇后。 这段时间,也遇到几次。 不过都是点头打个招呼。 沐英有意和他保持距离。 他也没想过结交谁。 来到大明都两年了,双方也没正式说说话。 今天,沐英主动找上门,猜都能猜到因为何事。 胡惟庸第二次请辞后,消息传开,百姓议论着议论着,就歪楼了。 竟然要他担任左相。 只能说,百姓心中那种朴素太可爱了。 甚至,议论中还牵连到了大哥,并且把洪武九年发生的事,也翻出来。 认为他做不了左相。 一定是大哥从中阻挠。 他不清楚,这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引导的结果? 还是百姓根据自身获取的消息,揣测判断的? 虽然,这几日,他和妙云一直待在府内,深居简出。 但可以肯定,百姓这些声音,一定引起了朝堂暗流涌动。 很多人,太想看他和大哥反目成仇。 朱棣合上拜帖,“刘叔,把西平侯请到阁楼小院吧。” “哎!” 管家应了声,笑着离开。 徐妙云眉头微皱,“你不出去,就在小院迎接,是不是慢待了大哥?” 虽然开国后,沐英又改回本姓。 可不管怎么说,沐英都是皇家人。 哼! 朱棣笑哼道:“大哥分明就是来敲打我的,我接下拜帖,请他进来,给他机会耳提面授敲打就不错了,出去迎接,那不是把脑袋送上去,让他敲打?” “你夫君没脾气吗?” 徐妙云不由被逗笑。 她就喜欢四郎发脾气的样子。 朱棣紧接说:“再等几天,老头子要是还不安排我去哪儿为官,咱们就回村,总待在泰山家,也不行……” 徐妙云点点头。 她知四郎想离开的原因。 事态的发酵越来越不好。 以后,类似大哥沐英这种,找上门的人,或许还会有很多。 四郎担心,继续呆在阿爹府中。 外人会因抵触、排斥、忌惮四郎,而抵触、排斥徐府。 …… 朱棣、徐妙云说着话,抱着两小家伙来到别院外。 片刻后。 沐英跟着刘叔,出现在视线中。 沐英远远看到朱棣夫妻二人,不由加快脚步。 “老四!” “大哥。” 双方寒暄后,小夫妻两带着沐英来到阁楼后面的荷塘边。 沐英看垂柳石桌上的琴,以及塘边的馒头碎屑,把这些细节串起来,脑海就描绘出刚才的一幕。 他这个恶客,打搅了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收敛思绪,看向朱棣、徐妙云,“外面都吵翻天了,你们还真是好雅致。” 是根本不在乎。 还是足够自信? 朱棣、徐妙云听懂沐英的言外之意:外面的事情,你们应该有所耳闻吧?你们到底想做什么? 朱棣笑笑,做请的手势。 请沐英在石桌旁坐下。 徐妙云把琴搬走,放到旁边,不紧不慢,烧旺石桌上的小泥炉,为两人煮茶。 朱棣抱着两小家伙,看着徐妙云优雅煮茶的动作,视线转移到沐英,笑道:“只要咱们家老头子在,谁也翻不了天,大哥就把心放到肚子里,既然来了,就尝尝妙云的泡茶手艺。” 徐妙云笑笑。 沐英看着小夫妻二人,视线落在两个好奇观察他的小家伙身上。 两小家伙现在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