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沐英忧心朱标、朱雄英,朱棣出走! (第3/3页)
这几日,去美人殿的次数比往日频繁一些,据悉,太子爷这段时间,为了不打扰太子妃,学习兵法,转移到了美人殿……”
朱元璋微不可察点点头。 标儿学习老四注解的孙子兵法之事,他知道。 每隔一段时间,还会给他写一份心得体验。 汤和奏报。 老四给了丘福、朱能一本自己编写的兵法cao典。 汤和在奏报中,称赞不已,并且上报他,要让大辽河卫,按照老四的cao典,进行实战检验。 据悉,其中也有集中运用火器。 按照老四成书的时间估算。 这个时间,沐英还没有集中一万火铳手,发起白石河大战。 他也在等汤和的好消息。 也不知,实战检验如何。 …… 片刻后,朱元璋收敛发散的思绪,吩咐:“让刘伯温进来吧。” 殿外。 刘伯温得到准许后,拄着拐杖进来。 简单君臣礼毕后,抱拳作揖,“陛下,朱状元已经点状元,臣恳求陛下,早点安排朱状元去处,让他远离金陵……” 朱元璋一听就笑了。 老滑头分明也是为了金陵城尘嚣喧上的舆论而来。 “咱还以为,你来找咱,是建言让老四做宰相,你好脱身……” ‘这样做,岂不是害了燕王!’ 刘伯温苦笑,也知道朱元璋在开玩笑,随即抱拳道:“臣被陛下说动心了,想做一回宰相,现在可不想让给朱状元。” 皇帝要磨练太子。 这没什么。 他虽然忧虑,但也支持。 毕竟,太子爷太顺了。 皇帝鼎力支持的缘故。 有影响力、有能力的大臣,不是太子的老师,就是太子的伴读。 最刺头的武将勋贵,老一辈的是看着太子长大的。 年轻一辈,蓝玉、沐英等人和太子关系极好。 大明的太子,历朝历代的储君看了都得眼红。 但这也造成。 太子得到这一切,来的太顺了。 现在看,太子继承皇位,的确能压住所有人。 可就怕,太子遇到波折! …… 但磨刀可以。 不能一开始,就这么烈火烹油。 总得让太子有个适应阶段。 …… 朱元璋听着,渐渐认真,等刘伯温话落后,说道:“这样吧,明日早朝,咱让老四来参加,宣布他的去处……” 刘伯温好奇问:“陛下,准备让朱状元去哪里?” …… 临近天黑。 朱棣、徐妙云送沐英出府。 临别前。 沐英看看朱棣、徐妙云,犹豫一下,还是说道:“老四,教导雄英要认真、也要谨慎……” 说话同时,思绪不由被拉回前些日子,和太子单独座谈时一幕。 太子提及,老四那种,不想听别人说话,就霸道让别人说都不敢说的行为。 担心雄英将来也如此。 太子说,这件事,只与太子妃以及他提及。 当时他就明白太子的意思。 太子希望他委婉提醒老四。 对于老四当日朝堂阐述乡土村社的霸道行为。 或许是武将缘故。 他到没觉什么。 不过是做事方法不同罢了。 老四是直接让一些废话及别有用心言论,说都不敢说出来。 太子则希望,所有人都敢说话,听者,自己去分辨。 两种办法,孰优孰劣,说到底,全凭听者,是否贤明。 没有优劣之分。 他之所以委婉暗示老四。 是担心将来。 雄英真把老四的霸道学会了。 必然和太子理念起冲突。 必然为太子所不喜。 这才要命! …… 朱棣、徐妙云目视沐英离开。 朱棣微微皱眉。 徐妙云低语,“沐英大哥应该是从大哥那里听到了什么……” 朱棣点点头。 大哥不喜欢他这种霸道做法。 当日早朝结束时,就规劝过他。 徐妙云看向朱棣。 雄英,那么崇拜四郎,还是个孩子,她也很喜欢,不好说什么。 可大哥让沐英大哥委婉暗示四郎,总让人觉得怪怪的。 为什么,不直接和四郎说? 大哥想的太多,有顾虑? 嗒嗒嗒…… 急促马蹄声,打断朱棣、徐妙云思绪。 一名太监策马而来,在台阶下翻身下马,小跑来到朱棣面前,笑着急促道:“殿下,皇爷吩咐,让殿下明早上朝,决定殿下去何处为官。” 呼! 徐妙云暗暗松了口气,唇角浮现笑意。 终于要走了。 也好,能离开金陵这个是非窝了。 只是,四郎离开,雄英也要跟着离开。 明日早朝,恐怕又要有些波澜……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昨天忙完了,今天痛痛快快睡了一天好觉,从明天开始,恢复每章至少五千字,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弱弱提醒:月底了,月票再不投就报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