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八章:朱元璋:四海之地,任你征讨! (第2/3页)
的大本营,你若能拿下东番,将来东番之地,父皇就封给你……” 朱棣听的嘴巴张大。 …… “总之,就看你自己的能耐,只要你有能耐,东番、琉球、倭国,总之,没有和朝廷建立邦交的四海小国,今后,你都可以随意征讨!” 他想要老四留下来,成为大明靠山柱石。 可如果实在事不可为。 那就把老四这条老朱家,最优秀的龙子,放到大海里去。 陆地上的威胁,标儿这一脉自己解决。 来自海上的威胁,让老四去解决吧! 为何不把老四安排在陆上。 他不敢! 他家这个混球老四,太优秀了。 他无法判断,把老四安排在陆地上,将来会打出一个多么大的国家。 他信老四不会杀回中原。 但无法保证,老四的后人,不会杀回中原。 洪武九年,老四想当个没实封疆土的藩王。 秀英后来责怪他,不冷静,没有好好想想,就断然处置老四。 原本,老朱家可以通过没有实封的老四和其他实封孩子,进行对比,选一条最适合老朱家孩子的路。 …… 以前错了的,已经错了。 他已经吸取教训。 现在,他为老朱家,做又一次选择。 把最优秀的儿子,放出去。 若标儿能容得下老四最好,老四就是大明的柱石靠山。 若容不下,就让这个最优秀的儿子,自己出去闯一闯。 别的孩子,或许没这个能力。 但最像他的老四,有! 朱棣已经听麻了! 这还是老头子? ‘哼!’ 朱元璋享受着朱棣惊讶注视,心中浮现小小自豪,暗暗微哼,摆手笑骂:“咱要说的都说完了,你敢不敢领这个任务?” 思绪被打断。 朱棣回神,吧咂嘴,笑道:“儿臣敢!” 儿臣敢! 声音在御书房回荡。 宫女、太监诧异抬头,惊讶看着朱棣…… 朱元璋微微愣怔,朱棣笑容映入眼中,强烈自信扑面而来…… 他仿佛看到这个混球脑袋上,长出了峥嵘犄角! 瞳孔微微一缩,随即笑骂摆手:“那就去准备吧。” 朱棣请安后,转身离开。 朱元璋盯着朱棣离开背影,直到朱棣从视线内,消失许久后,才缓缓收回视线。 看向伺候在两旁的宫女太监。 宫女、太监脸上的惊讶尚未消退。 “都说说,刚才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皇爷,婢子感到殿下十分强烈的自信。” “压迫,刚才一瞬间,婢子……婢子……感觉,就像见到了皇爷。” “婢子感到一种豪迈……” …… 宫女、太监一一站出来,汇禀适才感受。 朱元璋默默点头。 不是他一个人感觉到。 是所有人都有这种感觉。 ‘雄英若能学到老四一半,大明三代而治,不是问题!’ …… 东宫。 朱标早朝结束,回到东宫,就直奔太子妃寝宫。 常氏已经十分显怀,距离临产,也只剩三个月。 见朱标早朝结束,没去书房处理公务,反而来她这里,不由错愕,“太子爷……” 朱标笑着扶住常氏,“老四的去处,父皇决定了。” 常氏不由紧张看着朱标。 四弟的去处,决定雄英的去处。 “四弟要去建宁府建安县担任县令……”朱标说着,看了眼常氏,提议,“你要实在觉太远,我们和父皇说一说,让雄英先在咱们身边待几年,等老四建安县令期满回来后,再……” 常氏原本满脸不舍。 听闻朱标的话,错愕转头。 “太子爷,你是不是还是因为四弟那种霸道作风……” 朱标苦笑,什么都瞒不住发妻,点点头,“雄英和四弟不同,雄英将来要继承皇位,想成为一个好皇帝,就要广开言路,听取各种各样声音,从中择优选择……” 像老四那样,霸道恫吓,使人不敢说话。 他怕雄英将来,养成刚愎自用的性格。 …… 常氏反问:“太子爷,为何不亲自找四弟说?” “现在外面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我若是为了雄英之事,大张旗鼓找老四谈,一些人会备受鼓舞,而且,我担心老四多想……” 哎! 常氏见朱标顾虑颇多,不由默默叹了口气。 丈夫做什么事,都想的太多。 其实有些事情,根本没那么多顾虑。 常氏笑着说:“我来和四弟、妙云说怎么样?” 关于雄英,她不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