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龙归大海,新篇章! (第3/3页)
棣臭臭的脸。
…… 车队驶出朱紫巷。 各府纷纷开门,一大群人涌出府门。 “总算走了!” “这回走了,最好再也别回来了!” “可不,他走了,这大明应该能回到以前的大明了吧?” “听说,此番还要剿灭倭寇,倭寇藏身海上,可不好剿,若是……” …… 李善长站在人群中,目视车队离开,听着周围议论,微微皱眉。 从议论中,不难猜测。 恐怕,朱四郎尚未抵达福建。 有关朱四郎的消息,就已经传到沿海倭寇耳中了。 …… 日上三竿。 京营外。 五百多将士,骑马伫立。 前方停靠着几十辆马车。 朱元璋、朱标、朱棣父子三人骑马站在一起。 朱元璋扭头看了眼后面,五百肩扛明黄剑式肩标的精锐,收回视线,“去了福建,剿灭倭寇,立足东番,父皇准许你壮大这支队伍,规模上限两万吧,等你再回来时,你大哥差不多就要北征灭元,到时,带一万精锐回来……” 老四要在东番立足,要征讨四海之地,非大明邦国。 总要有自己的军队。 把老四打发去外面闯荡,总不能不给一些特殊权力。 …… 朱元璋说着,余光看了眼朱标,话锋一转,叮嘱道:“当然,你不能在大明境内招兵……” 据他所知,东番就有很多汉民。 而倭寇海盗中,也有很多。 甚至,只要老四有本事让倭寇给他卖命,倭寇也不是不行。 总之,不能在大明境内招兵。 大明境内招兵。 这些兵,就有归乡之情。 他担心,这些兵,将来撺掇老四回中原。 上位者被下面人绑架这种事,并不稀奇。 朱棣一直耐心听着。 片刻后,朱元璋停下来,笑道:“你们兄弟说吧。” 话罢,策马离开,给朱标、朱棣留出空间。 朱标审视着朱棣,笑着拍了拍朱棣肩膀,“大哥北征时,等着你带兵回来帮大哥。” 朱棣笑了,点点头。 “记住,最少一万精锐!”朱标再次提醒一句,往左右看看,神色渐变严肃,“去了福建,一定要小心,可能你没到福建,关于你要去福建,以及剿灭倭寇海盗的消息就已经到了福建……” 老四在金陵得罪太多人了。 督查百官,狠狠出血。 春闱考,百官本想捞一笔。 可老四没藏拙,又让百官损失了一笔。 都不需要调查,他都十分肯定,老四去福建的消息,恐怕早已向福建传递了。 …… “倭寇海盗,不光是外敌问题,更有咱们大明内部问题,沿海的商贾、士绅……” 海禁的反对声为何不大? 说白了利益! 地方少部分豪强,在海禁政策中,勾结倭寇海盗,能赚到丰厚的利益。 海禁政策下。 这部分有能力的地方豪强,做的就是独家生意。 这可比放开海禁,获益更大! …… 朱棣认真听着。 其实就是黑色垄断。 明朝后期,想开海禁,都有一大帮人,打着祖制的幌子,抵制开海禁。 什么祖制。 无非就是一旦放开海禁,长期形成的黑色垄断群体,利益受损罢了。 等朱标说完,笑道:“大哥,我知道了,我在福建,等大哥北征消息!” “到时候,一定带一万精锐回来!” “好,大哥等着!” …… 兄弟二人约定好后。 朱棣一行人启程。 刘伯温站在朱元璋身后,目视朱棣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开,脑海不受控制浮现四个字:龙归大海! 眼中忧虑之色一闪而逝。 余光悄悄看向朱元璋。 皇帝是否担忧,他不清楚。 但大明的未来,他是真的看不透了…… …… 就在朱棣一行人出发不久后。 数十只信鸽,从金陵城外,秘密腾飞,飞赴北方、西北…… 龙归大海之后,这本书的剧情就进入另一个阶段了。 另外,前往福建途中,不会写,下一章就是直接抵达福建,过程简写。 张武、明霞这对配角角色,我想试着写成电视剧,父母爱情那种,就是一种尝试,第一次写,这本书有各种不足,谢谢大家包容。 最后,再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