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四章:天象诛朱棣,沈万三孙子押注朱棣! (第1/3页)
洪武十一年。 九月末。 丰收时节。 皇宫似乎都弥漫着一股麦子、稻子香甜。 临近傍晚。 天边出现一圈红霞,红霞圈子缓缓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扩散,红色圈子,仿佛要把天包围,引得宫人,六部官员纷纷驻足观望议论纷纷。 “这是什么天象?” “从未见过如此天象,日落时分,即便天边出现红霞,也只是在西边,眼下,一圈红霞,包围整个天空。” “是不是要有刀兵之祸?” “我朝陆地上被元朝余孽包围,别忘了,马上就要出现一个四海之主了!” “上天在示警!” …… 刘伯温站在同僚中间,耳闻议论内容渐渐变味,不由微微皱眉。 余光看向御书房…… …… 御书房内。 “皇爷,朱状元一行人进入江浙后,下榻周庄沈园……” 蒋瓛站在御案前,低眉臊眼汇报着,悄悄窥探朱元璋。 他这算不上告状。 时刻汇报朱四郎行程,本来就是皇爷叮嘱的。 太孙也在队伍中。 不光皇爷关注。 太子爷也十分关注。 沈万三的周庄沈园,绝对是大明朝官场禁忌话题。 朱四郎途径江浙,竟敢堂而皇之下榻沈园。 虽未刺探到朱四郎接触沈家有什么目的。 但也不难猜测。 大概率,是想要沈家支持他组建私兵。 养活两万人兵马,把朱四郎切片卖了,都不够! 朱四郎这回可犯忌讳了! …… “燕王离开周家时,沈家三房长孙沈至,及沈万三小女婿顾学文亲自陪同燕王去福建……” 朱元璋一边听着,一边捣鼓着十几个麦穗、稻穗。 双手搓穗子,将里面的稻子、麦子搓出来,放入口中细细咀嚼,脸上露出笑容,“按照估算,老四他们现在应该到哪儿了?” 这都无法引起皇爷警觉? 蒋瓛倍感打击同时,忙答道:“禀皇爷,按朱状元一路行程估算,现在应该进入福建境内了。” “咱知道了,下去吧。” 蒋瓛十分失落低头,“是。” 领命后,转身离开,‘皇爷不在意,就不信太子不在意!’ 这段时间,每次向皇爷汇报后,他还会向太子汇报一次,关于太孙的消息。 也顺带汇报朱四郎一举一动。 朱四郎犯忌讳之事,一次不够,积累多了,可就未必。 蒋瓛走出御书房,就注意到远处,百官全都站在官衙外,指着天边指指点点。 看向天边一圈红霞,微微皱眉,“朱四郎走了,这些人都变得好雅兴了。” 小声嘀咕一句,走出几步,突然顿足,往六部官衙方向狐疑看去。 略微琢磨,改变方向,直奔百官。 …… 片刻后。 蒋瓛步履匆匆,去而复返。 依旧在摆弄稻麦穗子的朱元璋,听到脚步声抬头,见蒋瓛脸色凝重,匆匆折返,微微皱眉,“发生什么事了?” “皇……皇爷,您快去外面看看。”蒋瓛指着殿外,上气不接下气道:“外面出现了十分奇怪的天象,六部诸位大人,都在议论……” 朱元璋皱眉,往外看了眼,起身…… 蒋瓛见朱元璋从身边经过,忙跟上,暗暗窃喜。 他不得不佩服这群文官。 的确够阴够毒,够无耻。 若非多了个心眼儿,悄悄凑过去偷听,就错失了这次机会。 天边一圈红霞,本来挺好看的景象。 在这群文官口中,就成了凶兆。 还能自圆其说,把朱四郎牵扯进来。 …… 蒋瓛一路窃喜,跟着朱元璋来到御书房外阔地。 “百官都在议论什么?” 朱元璋的声音,打断蒋瓛窃喜思绪。 回神,忙回答:“诸位大人说这种天象从未见过……” 朱元璋脸色不由变冷。 北元势力陆上包围大明。 四海之主海上包围大明。 将来大明陆上、海上,全都处于刀兵战火中? 眼前的天象,真该这样解释? 还是,某些怀恨老四的人,假借天象,针对老四? …… 蒋瓛偷偷看着朱元璋,‘这种事情,肯定不可能一下子让皇爷不喜朱四郎,或许,能在皇爷心中扎下一根刺!’ “去,把刘伯温、李善长,及钦天监官员找来!” …… 福建。 铜盘山。 临近傍晚,朱棣一行人行至此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选择就地扎营。 营地内众人,同样被天象所吸引。 “师娘,好漂亮!” “太好看了,这是欢迎咱们来福建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