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一章:燕王新军、海军首次亮相! (第2/3页)
/br> 百姓在远处观望议论。 “燕王已经快一年没回福建了吧?” “十一个月零三天!” “记得这么清楚!” “俺当然得记得,这段时间,俺就怕燕王不在福建,福建又变回原来的样子!” “可不,俺也担心,这群读书人,也不知闹什么闹!” “听说,站在吴大儒身边的老道长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寿仙人,张真人!” “难道张真人都反对燕王?” …… 沈仁、叶茂听着后面百姓议论内容,余光看向吴海等人,微微皱眉。 吴海这个人,他们都不敢得罪。 实在是名声太大了。 得罪这种大儒,天下读书人都会声讨。 现在可倒好,就连大名鼎鼎的道教张真人,怎么也和吴海搞在一起! 徐辉祖和沈至紧挨着,微微侧头,低语询问:“你们家那位和张真人,真要站在我姐夫对立面,最好让伱们家那位别在这件事上发言……” 他是为了沈家。 姐夫这人,他了解。 好说话是真好说话。 但谁要是觉姐夫好说话,就能闹腾。 那又错了。 姐夫一旦动手。 一定毫不留情! 沈至苦笑,“辉祖,我祖父十分赞同殿下的乡土村社和雇工身股制……” 就连祖父都不知道,张真人到底想做什么。 可祖父和张真人的关系。 又不能稍微遇点事情,就舍张真人而不顾。 这几日,祖父已经对父亲说了。 无论发生什么事,沈家三房都必须坚定不移,全心全意追随燕王搞好雇工身股制。 不用管他。 祖父摆明了,就是年龄大了,根本不在乎生死,准备陪着张真人。 可他作为孙儿,怎能看着祖父不管。 他说这些,就是想通过徐辉祖,把祖父的对殿下所作所为,真实态度,转达给殿下。 徐辉祖看了眼沈至。 明白沈至的目的。 点点头。 这两年,他们两人早成了知交朋友。 …… “回来了!燕王回来了!”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心思各异时,一艘小船,在船夫拼命划动中,迅速靠近,站在船头的人,激动大喊。 人群顿时动了起来。 议论声更加热闹。 旁侧。 年近七十的大儒吴海,转身看着一群年轻读书人,满脸正义道:“杨朱、墨翟、释迦牟尼、老聃的学说,不是圣贤的正道;管仲、商鞅、申不害、韩非子的政治主张,不是政治的王道;、野史不是正史;语言支离、文辞华美的文章不是好文章……” “这些都能诱惑人们的思想情感,引导人们走入邪道,今天,燕王在福建推行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本为微末之术,却妄图将术化道,树立为等同于三纲五常的道!这就是邪道!” “我等读书人,必须拨乱反正!” 一群年轻读书人,顿时如同打了鸡血。 “捍卫正道,我等甘愿舍生取义!” “燕王若是不停止他的行为,学生愿血谏当场!” “一文先生……” …… “无耻!” 沈仁冷哼一声,低语:“蛊惑一群思想单纯,冲动年轻人,到底谁是邪魔妖孽?咱看,陛下这些年,就是太仁慈了!” 叶茂苦笑。 这个吴海可不好处置。 对方学识渊博,平身以教书为业。 对邻里、穷苦人家子弟,不收学费。 仅在案侧摆放一竹筒,学生来学日,就在竹筒中投掷一文钱,用于集中购买灯油,用于夜晚自学之用。 因此被称为‘一文先生’。 福建很多想读书,却无机会的农家子,成为吴海的学生。 吴海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现在大明官场,就有很多吴海的学生。 此刻,跟随在吴海身后的读书人,很多就是受吴海恩惠的农家子弟。 这些年轻人,感恩吴海。 等同于燕王身边那群孩子,感恩燕王! 在这一点上,两人还挺像的。 现在,有着相似经历的两人,却要引发矛盾冲突。 以何种方式收场,他不清楚。 呜呜呜…… 就在此时,号角声响起。 叶茂顿时精神一震,收起乱糟糟思绪。 所有人与叶茂一样,循着声音看去…… 燕王的海军,自从早期配合迁徙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