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二章:朱元璋南巡福建,不胫而走! (第1/4页)
朱能、丘福站在汤和后面,闻言,激动对视。 鬼老四出海后,混的风生水起,这几年,整个大明,尽是他的消息,要是他能去辽东,大家就能并肩作战,当然好了。 汤和微微愣怔后回神,含笑道:“四郎能去帮忙当然好了,不过,四郎这些年恐怕很忙,陛下真舍得让四郎忙的焦头烂额?” 他断定,朱皇帝是开玩笑。 福建的乡土村社全面铺开。 动作之大,天下震动。 虽说,已经处于收关阶段,可越是这种时候,越是容易出纰漏。 毕竟,那是几千个村子,同时上马。 今年乡土村社热,突然发酵,据悉刘伯温都好一阵手忙脚乱,生怕热潮过度发酵,物极必反。 除了福建外。 四郎还要兼顾自己的东番、巴拉望岛,迁徙百姓开拓、训练第一混成协。 还有一大家子人要照顾。 恐怕每天的日子,都十分充实。 若转调辽东,参与驱逐纳哈出在辽东势力,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朱元璋笑笑,“老四现在的确还离不开福建,除了乡土村社在收关,雇工身股制也在逐渐扩大化,看他们的意思,是想在整个福建,全面搞雇工身股制,彻底铲除旧有的民间商业模式……” ‘真做成了,那福建,恐怕是整个大明,最特殊的存在了。’ 汤和暗暗心惊,更十分好奇,感慨:“若是有生之年,能去福建看看就好了。” 大明太大。 内部情况太复杂。 且朱皇帝看样子,已经很满足乡土村社建成后的大明。 并不想再折腾了。 太子爷也已经对朝臣暗中放出风声,大明不会全面推行雇工身股制,以此安抚官员、士绅、商贾。 所以。 全面乡土村社和雇工身股制,只有福建一地。 他并非为了恭维朱皇帝。 是真想去看看,这般民间秩序的福建,是什么样子。 “有机会的。”朱元璋笑着许诺:“咱答应秀英,等北征灭元后,就让标儿监国,咱带她前往福建看看,甚至,出海,去老四的东番看看,到时候,你想去,可以一起去,那个时候,福建的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一定已经发展十分成熟了……” 前段时间,秀英突然毫无征兆就病了。 病的很严重。 着实让他十分害怕。 当时就许诺秀英,只要她好好的,等这次大明立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北征结束后。 就带着秀英出去走走看看。 劳民伤财就劳民伤财吧。 自从大明立国十几年。 他们为了这个国家兢兢业业,如履薄冰,都十几年了。 眼下,大明蒸蒸日上,随着乡土村社建设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百姓能吃上饱饭。 他们还不能任性一回? 何况,去福建看看,也并不是任性妄为。 带着部分朝臣去观摩。 让他们近距离感受福建日新月异的变化。 给这些人僵硬腐朽的灵魂,来点冲击。 不然,真像蓝玉所说,满朝文武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外面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也不奢望,这些人马上就改变。 只希望,新气象能给众人多一点触动。 说实话,他现在很纠结。 大明的现状蒸蒸日上十分好。 折腾风险很大。 不折腾,未来呢? 会不会所有人,都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躺在功劳簿上,享受荣华富贵? “那臣就和陛下,先预定一个名额。”汤和顿时高兴笑道。 笑过后,好奇询问:“嫂子呢?怎么不见嫂子?” “她去土桥村了。” 秀英大病一场,好转了一点,他就让人把秀英送到土桥村了。 皇宫勾心斗角太多。 秀英以前就说土桥村养人,喜欢土桥村氛围。 虽说老四他们一家现在不在。 可土桥村那些村民,都和秀英熟悉。 还别说,去了土桥村后,根据锦衣卫传回来的消息,秀英的精神头好多了。 还跟着土桥村那群女人,一起纺布、酿酒。 汤和点点头,暗道一句,土桥村村民好运气,随即征询道:“陛下,臣想去参观一下太子卫率训练。” 太子卫率按照陆军第一镇模板训练。 参观太子卫率,可观第一镇。 朱元璋点头,视线投向丘福、朱能二人,“你们大辽河卫是按照老四兵法cao典,最先开始实践的,比陆军第一镇还早……” 大辽河卫虽然没有按照陆军第一镇的编制,进行整编。 却是大明军中,最先开始接受老四练兵思想的。 至少也算是半支新军。 “年后辽东就要发起战争,现在整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