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_第三百八十二章:燕王之威!炮击金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二章:燕王之威!炮击金陵! (第4/7页)

子们,瞬间就会各有各的心思。

    朱四郎在朱家皇族中的影响力。

    如今已经不比太子低了。

    洪武九年,宁愿当农民都要拒绝封藩。

    当了农民后,把日子过的蒸蒸日上。

    后来更是让朱皇帝‘低声下气’求着出来做事。

    纵横草原。

    考科举。

    然后去福建。

    福建一个垫底行省,朱四郎花了不到五年时间,发展成向朝廷贡献税赋的大省。

    挤入所有行省前七。

    在此期间,还在海外拿下东番、巴拉望岛。

    组建了一支,由两百艘战船组成,比大明水师都先进的海军舰队。

    陆军第一镇新军、第一混成协。

    拥私兵三万余人!

    如果说,太子主要凭兄弟躬亲,让朱家皇子们折服。

    那,朱四郎就是凭实打实做出的成绩,让朱家皇子们佩服、敬畏。

    朱四郎的成就,几乎都是人家白手拼搏来的。

    尽管齐泰、黄子澄一直嚷嚷着,朱四郎是因为得到大明支持才有现在。

    可大家心里都清楚。

    这只不过是将来对朱四郎发难的借口之一罢了。

    大明、朱皇帝给朱四郎的支持少之又少。

    即便有,朱四郎历经生死,为大明寻回传国玉玺这一件功劳,就足够回报大明了。

    正是因此,朱四郎在朱家皇子中,有着十分特殊的影响力。

    可以说,只要朱四郎坚定不移站在太子一脉,支持太子一脉,其他皇子就没希望,朱家就乱不起来!

    他想将来扶持朱允炆也就很难实现。

    朱皇帝就是厉害!

    很早就看透了这一点。

    所以不顾群臣反对,费尽心思,把朱雄英送到朱四郎和徐妙云身边。

    ……

    他们这些仇视朱四郎的人。

    很难从朱四郎方面做什么,让朱四郎和太子反目。

    这个人对大明没有野心。

    海外基业也蒸蒸日上。

    为今之计,只能从太子入手。

    太子对朱四郎庞大势力的猜忌,会逼着朱四郎远离太子一脉!

    ……

    李善长余光瞥视胡惟庸唇角阴冷笑意一闪而逝,微微皱眉。

    他近期,越来越不安了。

    “惟庸,我对你只是有过提携之恩,算不上师徒,往后不要师徒相称了。”

    李善长的话,不高不低。

    可周围很多人都听到了。

    胡惟庸错愕看着李善长。

    周围官员,纷纷转身,满脸惊愕。

    李善长一副从容平静,他本不想如此,可他真的嗅到一股令人心惊rou跳的凶险气息。

    如今胡惟庸陷入低潮。

    他突然提出解除师生关系。

    可能会让人误会,他李善长功利。

    误会就误会吧。

    总好过,被胡惟庸拉下水。

    他需要,听到的人,帮忙把这件事传开。

    胡惟庸艰难回神,低头,阴阳脸狞色一闪而逝,咬牙抱拳:“惟庸高攀了,请韩国公恕罪!”

    老狐狸怕什么,他清楚。

    可他早已不是当初的胡惟庸!

    这些年的隐忍蛰伏。

    他学会了很多。

    以前的胡惟庸,得志便张狂。

    如今的胡惟庸,是一个为了目的,可以一直陪着笑脸当奴才的人!

    这些年蛰伏。

    他反复读过王莽、司马懿、杨坚之流,最善于隐忍历史人物传记。

    这些人就是他的榜样!

    胡惟庸转身离开。

    “船来了!”

    大喊声响起,李善长收回视线。

    所有人看着小型的水师斥候船,急速划动驶来,顿时精神一震。

    斥候上码头,小跑来到朱标面前,“禀太子,燕王海军战舰,已经在下游三十里外!”

    朱标看着斥候脸色苍白,微微诧异,不过没有说什么,点点头,“知道了。”

    待斥候离开后,转身看向一群兄弟,“老四要回来了。”

    一群皇子含笑点头,眼中迫不及待跃跃欲试。

    “四哥终于回来了。”

    “总算能看看四哥的海军舰队了。”

    ……

    “二伯,我想下地。”小祈婳挣扎着。

    “小没良心!”朱樉笑笑,把祈婳放下。

    小祈婳刚站稳,就迫不及待跑到码头最前面,眼巴巴盯着水面。

    朱尚炳抬头看向朱樉。

    朱樉笑着揉了揉小家伙小脑袋,“去吧。”

    朱尚炳顿时笑了,小跑着来到小祈婳身边。

    小祈婳看了眼,抓住朱尚炳小手,两个小小身影,站在码头最前方。

    “好大……”

    朱标低头,刚想对朱允炆说话,让朱允炆也去,远处突然隐约传来哗然声。

    顾不得说话。

    抬头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河岸两边,聚集满了百姓,向下游延伸。

    根本看不到,下游到底发生了什么。

    “燕王!燕王!燕王!”

    “燕王千岁!”

    “大明威武!”

    ……

    激昂高亢的山呼声,开始越来越清晰从下游远处传来。

    上游围观的所有人,顿时开始sao动。

    很明显,燕王的海军出现了。

    而且肯定十分壮观。

    不然不至于如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