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四章:各方云集! (第3/7页)
很僻静,朱棣见朱镜静神色有些严肃,笑道:“你是我meimei,伱有什么话,可以和我直说。” 朱镜静轻松了不少,笑笑,“四哥,今天你们回朝结束后,我公公,就是韩国公,就把我和李琪找去书房,提出,要我们和四哥、四嫂走动勤快些,还叮嘱我们,如果能征求四哥和父皇同意,就让我们夫妇跟着四哥出海……” 朱棣认真听着。 微微皱眉。 李善长这老狐狸,嗅到了什么事? 分明就是担心临安一家,留在大明,遭遇不测。 并且,看好他。 认为他肯定能保护临安一家? 可……能有什么事? 如今、雄英的命运改变了。 武勋们也老实了。 以刘伯温为首的文臣,不说兢兢业业吧,至少从推行乡土村社来看,也不错。 至少合格。 大哥这些年做事风格也有所改变。 压力没有以往那么大。 …… 父皇极为自信。 有信心,通过政治手段解决矛盾。 大概率,是不会做历史后期,政治无法解决,就用消灭rou体的方式铲除问题。 李善长还担心什么? 朱镜静见朱棣琢磨,自身也十分不解,补充道,“四哥,今天其实还发生了一件事,我也不知道重不重要,我公公和胡惟庸做了切割……” 朱棣眉头微挑。 有些惊讶。 用这种自损方式切割。 李善长到底害怕什么? 这就好像是后世的大企业,经济寒冬时,不惜自身流血,自砍触手。 李善长认为,未来大明还会有翻天覆地,足以把很多人,卷入其中,碾压粉身碎骨的大变动? 胡惟庸吗? 他很想问一问李善长,到底嗅到了什么。 可他的身份。 以及在金陵城。 不适合私下接触李善长这种人。 而且,恐怕李善长也不知发生了什么。 李善长这种老狐狸,危机对他来说,其实就是机遇! 机遇面前,却开始收缩,一副安排后事的样子。 大概率,这只老狐狸也不清楚,只是,天性狡猾,嗅到了危机。 “你没问,韩国公为何如此吗?” “问了。”朱镜静摇头,“可我公公说,若他能预料到未来,就不会这样安排。” 朱棣默默点头。 和他判断的一样。 片刻后,扭头笑道:“你们夫妻若是愿意跟我出海,我当然没问题。” 自家meimei,照应一下又有什么。 李琪能力中平。 可只要踏踏实实的,对于缺乏治理型人才的他来说,也是帮手。 “谢谢四哥。”朱镜静高兴笑着点头,“等再过几年,两孩子大点,我们就去投奔四哥。” 朱棣点点头。 …… 李善长见朱棣一个人走进来。 等其他官员去和朱棣寒暄后,也跟着走过去。 一直等到朱棣身边没什么人后,才靠近朱棣,抱拳道:“恭喜燕王在海外创下一番基业。” “还希望韩国公能多指点。” 李善长笑容微微凝滞,从朱棣一语双关的话,他就明白,朱棣想要他指点什么。 苦笑。 儿媳恐怕什么都跟朱老四说了。 略微犹豫,说道:“王爷为大明带来了新气象,王爷也通过巧妙高明的手段,温和的推动这一切,没有出现,历朝历代,普遍会发生的新旧猛烈碰撞,不过,我认为,新与旧的矛盾,一直都是存在的,需要大智慧者,用时间换空间来实现新旧交替……” 胡惟庸想干什么。 他真的不知道。 只是胡惟庸这么痛恨朱老四的人,却突然搞雇工身股制。 他可不认为胡惟庸转性。 他没有证据,不想提及胡惟庸。 也不用他提醒。 等朱老四知道胡惟庸搞雇工身股制后,肯定也会对胡惟庸产生怀疑。 何况,就像他说的。 新与旧的矛盾冲突一直都存在。 需要大智慧者,用时间换空间来实现新旧温和平稳过渡。 朱皇帝是开国马背皇帝。 朱皇帝在位时,有朱皇帝压着,新旧矛盾不可能爆发。 可朱皇帝走后。 太子的威望、手腕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他很悲观。 即便他对胡惟庸的判断出错。 未来,也必然要爆发一场新旧之间的冲突。 朱老四如果还支持太子,这场冲突还能控制。 所以,把长子一家托付给朱老四,是最正确的选择。 怎么也不吃亏! 何况,朱老四海外创业,人才缺少。 长子的才智,搁在大明,若是没有他李善长这个爹,什么都不是。 可出海,能得到朱四郎重用。 加上彼此的关系,不说成为朱四郎麾下的领军人物。 至少也可以混个中等位置。 若朱四郎能指点培养一番,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成长。 那个蒋进忠就是最好的例子。 若没遇到朱四郎。 蒋进忠就是个贪慕虚荣,碌碌无为的平庸官员。 可看看现在。 听说,如今的蒋进忠,都成了朱四郎的大管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