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_第三百九十一章:父子兄弟携手,日月山河永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一章:父子兄弟携手,日月山河永在! (第3/7页)

br>    殿门打开。

    微寒阴冷的风,扑面而来,朱棣无奈转身,“你要跟着我去上朝吗?外面冷,你做完月子也没几天。”

    徐妙云笑笑,“我就在这里看着……”

    朱棣无奈摇头,伸手捏了捏徐妙云脸颊,转身大踏步,快步离开。

    整个朱府,所有人还在睡梦中。

    在徐妙云注视中。

    朱棣摸黑,披着星月骑马出府。

    整个朱紫巷已经十分热闹了。

    各府府门打开。

    文武官员,或是乘坐马车,或是骑马,从府门内走出来。

    看到朱棣,全都暗暗观察着。

    “四郎!”

    身后呼喊声传来。

    朱棣扭头……

    徐达策马赶上来。

    朱棣请安后,徐达低声道:“做好心理准备,陛下恐怕要给你压担子了。”

    “泰山听到什么风声了?”朱棣诧异询问。

    他们刚回来。

    这段时间,金陵发生了什么,有什么风声,他还真不知。

    可泰山既然这样提醒,肯定是听说了什么。

    “是有些风声……”

    “三哥。”徐达声音刚响起,身后又有声音传来。

    翁婿二人扭头,就见蓝玉、沐英、耿炳文三人骑马而来。

    “王爷。”

    “永昌侯。”

    ……

    打招呼后。

    蓝玉笑道:“最近太忙了,东旭他们成婚,没能亲自去。”

    朱棣笑笑。

    东旭三人成婚。

    除了汤二叔、叶茂。

    以及江宁县令方孝孺外。

    就没有金陵官场上的人来了。

    不过,蓝玉他们虽然没来,却也派人送了一份丰厚的礼物给三个小家伙。

    给足了他面子。

    洪武九年,他是怎么也没想过,他和蓝玉的关系会如此。

    朱棣笑着抱拳拱手。

    沐英看了眼耿炳文,笑问:“听蓝春他们回来宣传,苏四叔要给耿瑄和春晓盖房子?”

    他和蓝玉带着耿炳文,刻意在早朝的路上,追上老四。

    其实就是想帮耿炳文打听打听耿瑄成婚后消息。

    耿炳文竖起耳朵。

    朱棣眼神余光看了眼耿炳文,笑着点头,“是啊,连建房子的地址都选好了,苏四叔别提多高兴了,直把耿瑄当亲儿子看待……”

    苏四叔家只有两个孩子。

    一个春妮、一个春晓。

    都是女娃。

    他和妙云刚去土桥村时,四叔、四婶就各种想办法,想生个男娃。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

    哪怕日子好过了。

    许是年龄大了,四婶儿倒是又给四叔生了一个。

    不过还是女娃。

    ……

    苏春妮嫁到隔壁邻村,因为在村里学了算数,本来就很受婆家重视。

    后来邻村也搞乡土村社。

    苏春妮的知识发挥了大作用。

    听村里乡亲说,苏春妮现在都是邻村乡土村社的幕后带头人。

    明面上的带头人,是苏春妮丈夫。

    春晓比苏春妮更优秀。

    这些年,整个金陵城都家喻户晓。

    ……

    两个闺女也孝顺。

    这些年,四叔、四婶儿都看开了。

    “突然间,多了耿瑄这么个上门女婿,四叔、四婶儿别提多高兴了。耿瑄成婚当天,高兴,喝醉了,还说了,将来有孩子后,至少要让一个孩子,跟着四叔姓。”

    耿炳文唇角抽抽,接着又笑了。

    他这个小儿子,打小混账是混账了点,可有个优点,本性不坏!

    看得出来。

    臭小子在苏家很受重视,没有因为他们做父母的,对他成婚不理不睬而受委屈。

    人家苏家夫妇,这么‘抬举’他。

    小夫妻两将来有孩子后,其中一个,跟着苏家姓,给苏家延续香火,又有什么不可。

    他不是那种迂腐之人。

    朱棣一直在暗暗观察耿炳文。

    见耿炳文没有生气,满意点点头。

    耿炳文的心事解决了。

    蓝玉笑道:“王爷,你要做好准备,陛下有意任命你为检校官,我和沐英做你的副手,检校陆陆续续赶到金陵,准备开赴北上的各军,另外,还要督办粮草等等……”

    怪不得泰山说,老头子要给我压担子。

    若真如蓝玉所说。

    这担子可不轻。

    他们要检校过目、监督数十万大军,以及粮草辎重。

    接下来,有的忙了。

    “老四,你那群徒弟,跟着你回来了吧?”沐英笑问。

    朱棣点点头。

    沐英道:“到时候,把这群孩子带上,当初督查百官时,我们虽然不在金陵了,可也听说过他们的事迹,有他们帮助咱们检校、监督,咱们能轻松点。”

    老四这群学生,十分善于统计核算。

    这恰恰是此番检校,最需要的技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