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三章:大明人心不齐,陆军第一镇现身草原! (第3/7页)
廷现在新军兵制照搬陆军第一镇。 不过,具体的品级还没有定。 徐达感受着众人羡慕眼神,含蓄笑道:“一切听从太子安排,不过,辉祖还年轻了点,太子最好还是让他从下面,慢慢干起吧。” 朱标笑笑,“老四也年轻,现在都已经在外面创下一番基业了,恐怕距离建国也不远了,辉祖是老四的小舅子,我不相信,这些年,老四没有把真本事,传给辉祖。” …… 众人谈论间。 靠近北平城外的大营。 已经有将近三十万北方各地精锐,聚集在北平。 北平城北一片阔地,目视所及,到处都是连绵成片的大营。 三十万大军的规模。 任何人看了,都忍不住心潮澎湃。 朱标抵达时,朱棣已经带着一众将领,在辕门外等着了。 朱标远远望着辕门处,聚集的将领。 视线延伸。 绵延成片,无边无际的大营,映入眼帘。 cao练声、射击声、炮击声,不时从大营内传出。 这就是他的兵! 不久将来,将会跟随他,驰骋塞上草原! 朱标收回视线,重新落在站在众将之首,担任副统帅的朱棣身上。 默默激动握拳。 “大哥。” 朱棣含笑,带着朱樉众人,在朱标靠近时,迎上去。 朱标勒马。 翻身下马,快步走来,在数百双眼睛注视下,笑着重重抱了朱棣一下。 搞得朱棣都有些不自然。 朱标松开笑道:“带大哥,去你陆军第一镇看看。” 朱棣忙安排人,为抵达的朝廷新军安顿营地,然后带着朱标一群人,前往陆军第一镇所属大营。 吕本跟随在人群中,一路,眼神晦暗不明看着朱棣,同时腹语,‘要怎么做,才能让朱四郎独领一军和太子爷分开?’ 谈笑议论中,众人靠近陆军第一镇大营。 “放!” 砰砰砰…… “一二一!” “向左转!” …… 刚靠近,就听到营地里面,嘈杂的声音。 朱标好奇询问:“将士们都休息好了?” 老四他们走在前面,一路清理道路,也只比他们早到一两天。 这么快就投入训练了? 将士们能吃得消吗? 朱棣笑着解释,“抵达后,将士们休息了一天,兄弟们都是南方人,第一次北上,得让他们抓紧时间,适应北方的天气……” 为了这件事,整个陆军第一镇所有人都忙的焦头烂额。 要想保证大多数将士,不被北方寒冷打败。 食物、御寒保暖、驱寒药材…… 方方面面要准备的事项太多太多了。 朱标以及众将,跟在后面,耐心听着,走入大营内观摩。 朱标也注意到了。 陆军第一镇相比金陵时,精气神还是有点差。 将士们明显不适应北方的酷寒天气。 两只手冻得红彤彤,举着火铳,隐隐颤抖。 朱标靠近一名举火铳将士身边,伸手摸了摸将士红彤彤的手,手掌黏黏的,搓了搓,又放到鼻尖闻了闻,摊手好奇问:“老四,将士们手上涂了什么?” “猪油。”朱棣笑着说道:“这是我们在鸡笼屿就准备的,猪油能防止冻疮、皲裂……” 朱标点点头。 随后,跟着朱棣继续参观。 长途跋涉,还在完全不适应的寒冷北方。 这回,他们才算真正见识了新军一些不曾暴露的细节。 一路回到北征大军给朱标准备的帅帐。 朱标等众人落座,环视众人,感慨道:“适才,诸位都去陆军第一镇看了,想必,大家对陆军第一镇的感受更加直观清晰了吧?” …… 众人不时颔首。 “正是陆军第一镇方方面面细节做得足够好,才保证了陆军第一镇的战斗力和士气,在完全不熟悉的寒冷北方,得到最大限度保存。” “而确保这些细节的,来源于陆军第一镇优秀精干的参谋团。” …… “孤说这些,并不是让伱们现在就改,不久后,各军陆续抵达,马上就要出塞,也来不及改,孤只是希望,诸位把观摩所得,牢牢记在心里,朝廷的百万兵马,在往后,都要陆陆续续改编为陆军第一镇这样,更为先进的新式军队……” 朱标话落,数百名各级将领,哗啦起身,“太子训导,末将铭记于心!” 铿锵声冲出帅帐。 周围值守的将士,都忍不住热血沸腾,下意识挺了挺胸膛。 朱标更是激动。 脸微微潮红,矜持抿唇,唇角还是忍不住浮现笑意,满意点点头,抬手压了压手。 唇角微动,刚准备说话。 “报!” 一名把总快步走入帅帐,“辕门外,有自称北元可汗使节求见!” 所有人都微微皱眉。 朱标当即吩咐:“把人带进来。” 片刻后。 浑身风尘仆仆的北元使节进入帅帐内,对朱标行抚胸礼后,铿锵道:“我乃可汗使节,可汗质问大明太子,我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