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七章:分兵!朱棣下决心! (第1/7页)
“北征首战大捷!” “北征首战大捷!” “朝廷一战击溃三万元军,夺取张北城!” …… 八百里加急报捷的传令兵,在两天后,策马直冲通过北平城。 整个北平瞬间沸腾。 “太子北征,首战就大捷了啊!俺原先还担心太子第一次做统帅……” “这一战,应该是燕王陆军第一镇打的吧?” “对啊,俺记得北元可汗脱古思帖木儿,给燕王下战书。” “怎么都没提燕王?” “陆军第一镇只有一万三千余人吧?攻城战中,竟然从三万人防守的北元军手中,夺取张北城?陆军第一镇,天下第一强军的名头,果然不是吹嘘的!” “可惜了,燕王本来应该是咱们北平之主,这份荣耀,本来应该全都属于咱们!” “哼!一群愚民,若是燕王在大明境内做一位藩王,就凭他做的那些离经叛道之事,早被圈禁了!” “对!此战就算是陆军第一镇打的,那也是在太子的指挥下!” …… 北平大街小巷热闹议论中,形成两个派别。 一派是百姓。 一派是士绅商贾。 朱樉在北平治下,推动乡土村社,触犯了很多士绅商贾的利益。 这群人到不特别恨朱樉。 也不敢。 毕竟朱樉是北平之主。 可北平利益受损的士绅商贾,十分痛恨抵触朱棣。 …… 八百里加急令兵还在快马加鞭向南奔赴。 张北大捷的消息,迅速在沿途传开。 于此同时。 张北大捷后,云集北平的数十万大军,接到出塞命令后,全数开赴关外。 整个北方,四通八达的官道上。 尽是昂首挺胸,披甲执锐,行进中的骄兵悍将。 役夫队,赶着一辆辆马车跟在后面。 军中、民夫中,都在窃窃私语议论张北大捷。 “燕王陆军第一镇太厉害了,听说,此番进攻张北,还是陆军第一镇第一次大规模实战。” “听上面将军说,陆军第一镇发挥如此好,是因太子指挥有方。” “燕王的领兵能力也很强啊,这一战,真是太子爷指挥?” “应该是吧,上面将军都这么说,就肯定没错。” “没想到,咱们太子爷的领兵能力,竟然比燕王都强,这些年,俺尽听燕王搞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都很少听太子爷做出什么亮眼事情……” “太子爷这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李景隆和常茂骑马在官道旁侧,伴随大军缓缓行进。 将士们议论声蜂拥入耳,李景隆眼底担忧一闪而逝,扭头,“郑国公,我们这么做会不会出事?” 他现在才明白。 太子命人回来协助大军北上时。 常茂为何拉着他,积极请命。 原来是为了此事! 向天下宣扬捷报的传令兵,本来就是太子爷的亲兵。 东宫卫率的兄弟。 这些将士离开时,东宫卫率的将领肯定就交代过了。 要不然,沿途传达捷报的内容,也不会这般模糊。 只说‘首战大捷’、‘击溃三万元军,夺取张北’芸芸,丝毫不提有关燕王、有关陆军第一镇半个字。 民间百姓还好。 事先知道脱古思帖木儿挑战朱老四陆军第一镇。 即便是朝廷,也无法控制民间议论什么。 百姓通过事先知道约战详情,已经开始议论陆军第一镇,强无敌芸芸。 军中和民间不同。 军中更加封闭。 将士们虽然也知道,此战是陆军第一镇打的。 但常茂暗示各军将校,让各军将校统一口径,信誓旦旦,反复向将士们宣扬。 此战虽然是陆军第一镇打的。 但是太子指挥。 太子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事实证明。 常茂这一招很管用。 军中封闭性,再加将领在士卒心中的威望、威严。 当将领纷纷站出来,信誓旦旦,反复宣扬。 士卒果真相信,此战陆军第一镇,一群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兵,能打赢。 太子爷的英明指挥,产生了更大作用。 效果是很好。 可到了张北城后。 朱老四知晓,会有什么反应? 几天前,陆军第一镇进攻张北的一幕幕,历历在目。 这群冷酷的杀神闹起来,恐怕会惹出很大麻烦。 其次,太子爷呢? 太子爷会不会不高兴? 他要知道常茂干这事,说什么都不会随同回来。 虽然他也不喜朱四郎。 可彼此间,并无恩怨,他不想招惹得罪朱四郎。 常茂余光瞥视李景隆,唇角浮现笑意。 此番,他就是要拉李景隆下水! “怕什么!” 常茂含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