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_第四百二十六章:李善长建议徐妙云:戎装见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六章:李善长建议徐妙云:戎装见驾! (第3/6页)

在奉天殿中央。

    百官已经吵翻天了。

    “陛下,西线本被燕王牵制的瓦剌部十五万精锐,为何出现在东线?”

    “太子重伤昏迷,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西线瓦剌部秘密被抽调东线!”

    “燕王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值得商榷!”

    “臣请陛下,马上下旨,剥夺燕王兵权,同时命北征前线魏国公、中山侯等人,控制燕王,将燕王押解回朝受审!”

    ……

    龙庭上。

    雄英、雍鸣站在朱元璋身边。

    雍鸣抿唇,小手微微捏紧,努力保持冷静。

    阿爹还不知怎么样,朝中这些人,却恨不得把阿爹生吞活剥了!

    阿爹为大明做的还不够多吗?

    雄英也努力保持冷静。

    他既担心父亲安危,又替四叔感到不值!

    四叔和他说过,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前期的确会损害士绅官员的利益,可当两项政策全面推行,天下整体富裕后。

    精英层在财富分配中的比例是会下降。

    精英层到时候,大概只能占据天下财富的四成左右吧。

    可他们占有的财富总量会扩大!

    福建地方的精英层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这些人难道看不透吗?

    他们看到了。

    可这些人,哪怕知道财富总量会变多,可他们更在乎,财富占比。

    财富的占比,决定了权力、地位、说话分量的占比!

    这群人,只一味想要捞好处,舍弃一丁点利益,都好像杀了他们爹娘妻儿。

    不知道,等刀架在脖子上,真要夷其族时。

    这些人会不会后悔!

    啪!

    某刻,猛地拍案声响起。

    嘈杂声瞬间落下。

    朱元璋黑着脸,拿出一张信报,冷冷道:“几天前,蒋瓛就给咱秘密送回消息,和林已经被老四攻克,老四陆军第一镇一万人,十日内,千里奔袭和林,和林一战,一个镇打到最后,损失了四千人,四成啊!”

    ……

    百官震惊。

    雄英、雍鸣惊愕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眼神凌厉,继续盯着百官,怒道:“陆军第一镇是老四的私兵!这一战,为了朝廷,战损了一半多!从和林出发奔袭捕鱼儿海时,只剩六千多人!”

    “这就是你们口中的陷害太子!”

    百官瞬间凛然。

    以往陛下提及太子,必言标儿。

    大伙儿几乎没听陛下,用‘太子’这个称谓,称呼太子。

    陛下对太子不满?

    因何不满?

    太子现在都重伤昏迷了!

    陛下难道不该心疼嘛!

    “陛下!”一名蓝袍六品言官突然站出来,大声疾呼道:“燕王这些举动,未尝不是做贼心虚!刻意的表现!此地无银三百两,太明显了,太子主力出事,定是燕王刻意设计!”

    “当今天下,谁不知道燕王领兵能力!”

    “为何,燕王这回却没看出北元一方的计谋,燕王就是在将计就计!”

    ……

    这名六品言官还在说。

    刘伯温眉头紧拧。

    这是太子系的一名官员。

    对方为何突然如此激烈?

    很简单。

    陛下刚才表现出对太子的不满,刺激到了太子系的人。

    陛下这是火上浇油啊!

    咔咔……

    朱元璋紧紧握拳。

    他也已经意识到了。

    他不是对标儿不满。

    只是恨铁不成钢!

    此番,标儿犯的错实在太多了!

    又加标儿重伤昏迷,他担心啊!

    这个儿子,是他二十几年,耗尽无数心血教导培养的接班人。

    现在却重伤昏迷,生死未卜。

    他这个做父亲的焦急啊!

    情绪一时没控制好,没想到却刺激到了太子系一些人。

    “来人!给朕把这个无事生非的混账拖下去杖毙!”朱元璋眼中寒芒一闪而逝。

    今天不杀人,这群朝臣,怕是要纠缠不休了。

    他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处理!

    没工夫和这群别有用心之辈扯皮。

    门外值守的禁军冲进来,拖着这名六品言官往外走。

    “陛下,燕王阴谋陷害太子,死罪!”

    “诸位同僚,燕王的真面目终于暴露了,诸位同僚,抓住机会,绝不能……”

    ……

    言官大喊着被拖出去。

    很快惨叫声传来,紧接着渐渐减弱。

    百官寒蝉若惊。

    都知道,这名以死都要阻止朱四郎继承大明江山的同僚,真的死了!

    “刘伯温、李善长到御书房,退朝!”朱元璋丢下一句话,起身,黑着脸,带着雄英、雍鸣离开。

    走出奉天殿。

    朱元璋扭头看向朱雄英,略微沉吟,询问:“雄英,你相信,你四叔陷害你父亲这种论调吗?”

    朱雄英想都不想摇头,“四叔不是这样的人!为什么这么多人恨四叔,因为四叔提出了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可真正推行乡土村社的是皇祖父和父亲,雄英其实一直很清楚,这么多年来,朝堂能稳定,皇祖父和父亲能有序施政,其实是四叔吸引了所有的仇恨……”

    若不是四叔吸引这些仇恨。

    恐怕,各种明枪暗箭,就会朝着皇祖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