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_第四百二十七章:激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七章:激化! (第3/6页)

r>    燕王发疯,几百艘战船横冲直撞开入秦淮河,一千五百门火炮,炮轰武定门,要求朝廷给个说法。

    别说陛下是燕王的父亲,肯定会维护燕王。

    就算换成太子做皇帝,燕王如此,朝廷敢不给个说法?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当徐妙云在禁军指挥使负责安全,护送入宫时。

    早朝开始,群臣山呼万岁跪拜。

    可许久,准他们平身的声音都未响起。

    群臣悄悄抬头。

    见朱元璋脸色漆黑,都猜到原因了,肯定知道昨晚朱府府门外爆炸之事。

    只是……

    燕世子还站在陛下身边,可真是碍眼!

    嗒嗒嗒……

    群臣静静等待中,急促脚步声传入。

    禁军指挥使匆匆入内,汇禀道:“禀陛下,燕王妃到!”

    燕王妃?

    陛下一直让大伙儿跪着,原来是等燕王妃!

    燕王妃一个女子,有什么资格站在这朝堂之上!

    “陛下!”一名言官抬头,大声道:“奉天殿乃国政大事之地,燕王妃一介女流,没资格出现在这里!”

    “臣附议!燕王妃没资格!”

    “臣附议!”

    ……

    群臣纷纷反对。

    陛下摆明了要给燕王妃做主。

    一介女流,有什么资格来奉天殿!

    李善长跪着,扭头看了眼身后激动的文武,摇了摇头,等会儿这些人就知道,燕王妃有没有资格了。

    大明的奉天殿算什么!

    人家燕藩将来开国,燕王妃便是一国之母了!

    哼!

    朱元璋微微冷哼,“传!”

    “陛下……”

    百官还不死心,大声疾呼。

    雍鸣站在朱元璋身边,眼巴巴盯着殿门。

    某刻,先看到了徐妙云的发顶。

    喔!

    紧接着,小家伙小嘴瞬间成‘O’型,惊讶看着出现在视线中的娘亲。

    阿爹什么时候给娘亲做了一套军服?

    果然,我们家,娘亲最大!

    他和祈婳都从未见过娘亲穿这套军服!

    殿内声音已经落下。

    所有人震惊看着徐妙云一身装束。

    徐妙云在众人惊讶目光注视中,走到前面,跪拜请安,“儿媳妙云给父皇请安,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苦笑回神。

    妙云丫头穿陆军第一镇的军服来见驾,想对他表达什么意思,他知道。

    他们夫妇无意大明江山!

    朱元璋余光扫了眼李善长。

    “平身。”

    “谢陛下!”

    徐妙云及群臣谢恩起身。

    群臣余光忌惮看着徐妙云。

    经过起初的惊讶后,一股股寒气,瞬间笼罩全身。

    当然还有不敢发泄的愤怒。

    徐妙云一介女流,牝鸡司晨穿军服的用意,无非就是警告提醒他们,东番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恫吓大家,让大家收手!

    朱雄英抿唇,偷偷冲徐妙云竖起了大拇指。

    徐妙云注意到雄英和雍鸣两小家伙的表情,含笑,隐晦点点头。

    朱元璋看了看左右,两个孙儿,笑笑,再瞧满朝文武,刚才还喊打喊杀,可真当妙云丫头露面后,竟然全都变乌龟了!

    哼!

    心中微微冷哼,收敛愤怒情绪,询问:“听说昨晚有宵小sao扰伱们,咱们家金豆子没被惊吓到吧?”

    “谢父皇关心。”徐妙云微微一福,先谢恩,继续道:“府中众人都无恙,这种下作手段,吓不到高煦,他们将来都要跟着四郎,在四海之上,披荆斩浪,开疆拓土的,这些事情,只会让他们更加坚强……”

    徐妙云语气不温不火说着。

    所有人都听明白了。

    首先,表示了对昨晚那种手段的蔑视。

    其次,彰显了燕藩一脉的强硬。

    最后,表明燕藩一脉不屑于继承来的东西,要在四海之上,披荆斩浪,开拓属于自己的功业。

    每一层语意,都在表明燕藩的强硬,及不怕事!

    伶牙俐齿,让人闻之刺耳。

    可……

    对方身穿这套军服,所代表的武力,却又让人忌惮!

    “陛下!”

    徐妙云话音刚落,就有声音响起,众人纷纷看去。

    看到礼部尚书赵翥跨列而出,许多人暗暗激动。

    赵翥可是太子爷的人,若是带头,大家也豁出去了!

    今天在朝堂上,就要弹劾燕王妃不守妇道!总之,怎么能刺激朱四郎,逼反朱四郎,就怎么来。

    赵翥感受到同僚期盼眼神,冲龙庭抱拳道:“燕王领着自己的私兵,损失惨重,正在为朝廷作战,而燕王的妻儿,却在金陵城遭受如此不公待遇,朝廷必须尽快拨乱反正,为燕王正名,同时,要严厉追查宵小之辈!”

    ……

    赵翥还在说。

    许多跃跃欲试,准备跟随赵翥针对徐妙云的朝臣已经惊呆了。

    “臣附议!”

    “臣附议!”

    ……

    赵翥之后,又有刘伯温,宋濂为首十几名官员站出来。

    李善长暗暗点头。

    朝中中立者虽然不多。

    可这些人肯站出来,就是一种好的风向。

    至于希望交好燕王者。

    蓝玉这些人都跟随太子出征了。

    方孝孺这些人,眼下地位太低,还没有资格位列朝堂。

    但就如他所说。

    只要这部分人相信燕藩,有足够理由为燕藩说话,总能影响一部分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