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_第四百三十四章:扩军消息抵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四章:扩军消息抵京! (第2/6页)

br>
    王爷来到东番时,就对他们说了,在东番经商,贿赂官员,不光官员倒霉,他们这些商人也要倒霉,抄家灭族都是轻的。

    同时也告诉他们。

    让他们搞雇工身股制,就是让他们面对官员的威逼利诱,敲诈勒索,有底气说不!

    因为官员的索贿行为。

    损害的不光是他们一家一姓的利益。

    更是商行内,许许多多拥有身股雇工的利益。

    东番官员若是巧取豪夺,他们能团结数百,乃至上千人对抗!

    ……

    还别说,其实真是这个理。

    大伙儿现在为什么支持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

    就是看明白了,乡土村社农民成为一个个共同利益团体,雇工身股制商人和雇工成为一个个利益团体。

    能有效遏制官权的肆无忌惮。

    单独的一家一姓,拥有庞大财富,心惊胆战,担心突然间,被按个罪名,被权力把财富夺走,同时,家族灭亡。

    可和雇工联系在一起。

    数百人,上千人,那就完全不同了。

    官权也得忌惮!

    原本,只有来自上面制约的官权,同时也受到商号、乡土村社的制约。

    肯定也免不了官员吃拿卡要这种事。

    至少,官员不敢直接吃干股,更不敢巧取豪夺了。

    ……

    朱棣只是不想这群人,继续把中原几千年为生存,延续下来的糟粕风气,再通过迁民带到他治下。

    简单敲打一下,转移话题,询问:“说说你们的困难,我难得来一次,你们的困难说给李琪他们,或许一时半会儿给你们解决不了,到不是说他们一定懒政怠政,而是他们的权限,以及可动用的资源没有我多,我一句话能帮你们解决的困难,他们可能要层层上报,多个机构相互合作,才能帮你们解决……”

    朱棣说的很坦诚。

    孙之洞等人听的也十分舒坦。

    朱棣话落,孙之洞在一群同仁不停眼神示意下,小心翼翼开口:“王爷,我们还真有点困难,主要是人手……”

    鸡笼屿造船厂帮他们培训了一批造船技术性匠人。

    可造船不是光有技术性匠人就行了。

    还要有很多干体力活的小工。

    “缺口有多大?”朱棣询问。

    “三千多人!”

    朱棣见一群商贾豪强满脸窘迫,笑笑。

    他们能从中原挖一批有造船经验,以及有手艺的匠人。

    可他们也不敢瞒着朝廷,大规模迁徙数千人。

    朱棣略微沉吟,说道:“这样吧,你们派出海船和海军一起行动,去河北转运北元俘虏,每一万人我给你们一千青壮,当然,前期的三千青壮你们可以直接投入造船厂,但你们得给我保证,接下来,继续转运三万俘虏……”

    孙之洞等人连连激动点头。

    这算什么事啊。

    大家现在经常往金陵贩运香料,并且陛下特批的金陵商号已经开张,海船往来金陵频繁。

    无非是再往北边,去河北捎人罢了。

    “记住,不要区别对待这批青壮,他们既然跟随我朱棣来到燕藩治下,那就是燕藩之民,对待他们,你们要和对待其他雇工一样,都要给身股……”

    “是是是!”

    商贾豪强连连应答。

    朱棣还不放心,扭头看向纳哈出,“纳哈出,等这批青壮抵达后,从你们蒙古上层选一个精通中原的人来带领这群,投身造船厂的青壮,等他们什么时候适应了,你们派出的领导之人,再从造船厂内退出……”

    一些过渡举措是必要的。

    造船厂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种密集程度,以及纪律性、合作性比农村的乡土村社更加严密和有组织性。

    对个人的素质要求更高。

    磕磕绊绊的冲突也无疑会更多。

    俘虏的蒙古上层方面,派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领导这些青壮。

    让这个领导者和孙之洞等人进行交流。

    更容易把一些不受控制的风险扼杀在萌芽中。

    有助于彼此迅速熟悉,融合。

    “遵命!”

    纳哈出恭敬领命。

    东番除了气候让人有些不适应。

    其他方面,大伙儿来了后,默默观摩考察,都觉比草原强一万倍。

    尤其是燕王对他们蒙古人的态度。

    并没有因为,现在不需要他们配合了,而改变。

    一如既往,一视同仁。

    朱棣和众人说着,一路来到造船厂。

    规模的确不输鸡笼屿造船厂。

    已经修建完成十五个造船平台。

    只要人手足够,完全能同时开工建设十五艘船。

    而且预留的区域也很大,明显为扩建做准备。

    朱棣点点头,转身,看着商贾豪强,笑道:“在这里,我看到了你们对于在大海上,货通天下的雄心壮志,这很好,我可以十分肯定的告诉大家,未来,你们的造船厂还得扩大数倍!”

    ……

    “陛下南巡,只要福建的直辖地位确定后,朝廷彻底放开海贸,就只是时间问题,给我四五年时间,我保证打垮马六甲陈朝,彻底打通向西的海上通道,放开海禁、打通向西通道,中原乡土村社建成度更高,都会促使海贸更加繁荣,到时候,咱们身处这片海域,每一刻,每一处都会有连绵不断的船只经过……”

    “到时,不光是货物往来,更有人员的往来,不光有货船,还有专门提供人员往来,舒适性极高的特殊船只。”

    “未来,对于船只的需求量,一定是数万,乃至十数万!”

    供人远行的舒适特种船只?

    数万……十数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