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五章:燕藩燕藩!武烈昭昭!四海起风! (第1/6页)
邀请他们,观摩燕藩灭吕宋? 展露獠牙! 朱老四这是在向大明朝堂,展露自己的獠牙! 许多人面露愤怒。 哼! 大明占据中原,地大物博,人杰地灵,朱老四有五万新军又如何! 等太子爷继位后。 一样可以收拾他朱老四! …… 朱元璋把许多官员愤怒、敌视、轻视的神色看在眼里,脸有些微冷,肃然道:“咱知道了,传令老四,明年春耕后,咱就会南巡,让他做好准备。” 蒋瓛领命离开。 午朝结束后。 百官纷纷鱼贯而出。 三三五五凑在一起议论。 “朱四郎这是借机向咱们展露獠牙,给咱们下马威啊!” “哼!那倒是更要去看看了。” “他燕藩的财力能武装多少兵马,又有多少人口,多少粮食,反观咱们大明,地大物博,人口无数,军队全面整编后,就有百万雄师,任他朱四郎领兵能力极高,咱们也能凭借数量优势,碾压死他!” “何况,咱们这边的武将,虽然不如他朱四郎,可蓝玉、沐英、耿炳文这么多臭皮匠凑在一起,总比他朱四郎一个人强吧,蓝玉等人要是连这点能耐都没有,那就该杀!” …… 李善长和刘伯温,老胳膊老腿走在群臣后面。 听着隐约传入耳中的议论。 李善长眼底隐忧一闪而逝:“伯温兄,前方一片迷雾,人走在其中,心惊胆战啊!” 他对未来十分担忧。 太子是他们这些老东西,亲自教出来的。 无疑很优秀。 有燕王这样一个,力压一头,极其优秀的兄弟,战略定力都能保持到现在。 足可以证明太子的优秀了。 纵观历史。 他就找不到,比太子更优秀的储君。 外面的百姓感觉太子不如燕王。 那是因为燕王在文治武功方面太过耀眼。 而太子被当做储君培养,从小,他们教太子,主要是权术、驭人、明辨罢了。 太子的身份,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 只要懂驭人、权术、明辨即可。 当然,类似燕王那种领兵天赋、以及提出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的文治能力,太子肯定也是比不上的。 但身为皇帝,根本不需要这么高的能力。 只要能明辨下面人建言的好坏、对错即可。 正是身为太子的老师之一。 他很清楚,他们教了太子什么。 太子欠缺什么。 太子身上,缺少燕王身上,那种野路子培养出来的开放的眼光。 太子欠缺的,在大明官员,很多读书人身上都存在。 “他们害怕燕王的同时,对咱们大明又有着强烈的自信,认为我们地大物博,有着充足的人力物力,将来也一定可以,凭借这些优势,碾压燕王……” “我有预感,未来大明和燕王的燕藩之间,必然会起摩擦,只希望,这种摩擦,不会发展成全面战争吧。” 刘伯温余光瞥视李善长,眼底忧虑同样很浓。 苦笑道:“一代人,管不了几代人的事情,未来只能靠后来者的智慧去面对新问题,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罢了。” 陛下这些年做了多少事情。 太子的确承受住燕王这块磨刀石了,可在这个过程中,太子对燕王的态度,也发生了细微变化。 这恐怕是陛下也没有预料到的吧? …… 御书房。 朱元璋落座后,看着朱标,笑问:“你有什么话想和父皇说?” “父皇,儿臣希望跟随父皇南巡,去看看福建、东番,期间,可以让雄英监国,也让雄英锻炼锻炼……” 朱元璋微微愣怔。 标儿是想近距离感受新气象? 还是想近距离,摸摸老四的底,为将来做准备? 朱元璋默默琢磨。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就无法对标儿无条件信任了。 当然,并不是怀疑标儿可能威胁到他的皇权。 如果标儿有这个能力,能力足够了。 他现在就可以把皇位交给标儿。 自己带着秀英回凤阳陪都老家去。 他只是对标儿对老四的态度,不敢无条件信任了。 “那好,就让雄英监国,你和咱一起去。”朱元璋笑着答应了。 去看看也好。 首先,感受感受福建的新风尚。 其次,也让标儿知晓老四燕藩的实力,不至于被朝堂内一些人盲目裹挟,做出不理智的盲动。 他犹记得。 老四离开前一晚。 他把老四叫到面前,问老四:“如果将来你大哥为首的大明朝廷,对伱咄咄逼人,你会怎么办?” 老四的回答。 他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一味的妥协,只会让大明这边视为软弱,该斗争时,儿臣会毫不犹豫斗争!” 老四也确实这样做了。 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