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燕藩燕藩!武烈昭昭!四海起风! (第5/6页)
…… “另外,一旦大野等人在倭国成长起来后,就安排咱们的人,给其他倭国诸侯送上来福铳制作技术,给我把倭岛的战争烈度推到最高,我对你们军情司倭国行动目标要求不高,至少给我在高烈度的战争、饥饿、内乱中,消亡百万倭国人!”
嘶! 毛骧暗暗吸气,苦笑。 消亡百万人? 这叫要求不高? “少爷,我保证完成任务!” 嘚! 他得马上分出精力,开拓完善军情司在倭国的系统。 不然,仅凭现在的三瓜两枣,怎么可能实现少爷的目标。 “对了,你家大小子十五了吧,这回组建四个混成协,把他也送进军营。” “是!”毛骧高高兴兴领命离开。 朱棣含笑目视毛骧离开,收回视线,看向雍鸣,伸手捏了捏小家伙脸蛋:“臭小子,是不是觉得你老子太凶残?” 雍鸣摇头,“阿爹不是这样的人,阿爹若是这样的人,对待南海上的邦国,就也会是一样的态度,孩儿只是不明白,阿爹为何对倭国如此?” 朱棣怔怔出神片刻,回神,说道:“他们那个万世一系已有很长历史,对倭国百姓影响很大,而你刚才也听毛骧说了,流亡倭国的中原人,被这些诸侯隔离统治,这一点,也显示了倭国的排外性很严重。” “倭国有三百多万人口,万世一系以及排外性,若我们按照对待蒙古人那种开放包容态度,永远也不可能同化这股力量,反而,未来会成为一个不安定因素,致使我们不断在倭国消耗财力物力,要么最终放手,要么我们流干最后一滴血。” …… “既然如此,那就心狠一点,他们的内战,关我们什么事情,杀人也是他们自己人杀自己人,死个百来万,将来,等他们打的精疲力尽,等小早川等人对自己统一倭国绝望,邀请我们时,我们再名正言顺派兵插手……” …… “总之,你要记住,作为上位者,就永远不要心怀那种,一视同仁的悲悯之心,我们的悲悯,只是为大局服务,被排斥在大局之外,或者,自己不珍惜,跳到大局之外的人,无论可怜与否,该牺牲就要牺牲。” “阿爹在福建搞乡土村社,起初,一些百姓抱有怀疑,一些村子,个别百姓不愿意参加,这部分百姓,当初就被放弃了,如今,他们想要加入,可他们同村的乡亲,却不愿给他们一样的股份,他们也得捏着鼻子认了,难道阿爹要为了这少部分人,耗费无数时间吗?一个人的精力、时间、能力都是有限度的,我们永远不可能兼顾所有人,跟不上时代洪流的,拖后腿的,该抛弃,就要毫不犹豫抛弃……” “还有那几个对照村的百姓,这回你跟着阿爹回去,也听叶茂说了,这几个对照村百姓,当他们丧失股权后,如今过的十分狼狈,想报官?乡绅的走狗打手,连村子都不让他们出,这就是他们的选择,而福建清算的时间,必须等你皇祖父南巡抵达,所以,为了大局,我即便知道他们过的很苦,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卖儿卖女,我都不能插手!” “因为相较给天下人一个震彻灵魂的警醒,几个村子的百姓,就无足轻重了!” …… 话罢,朱棣见臭小子沉思。 笑笑。 一把抱起来,“不着急,你的成长还有很长时间,阿爹还能带你很长时间,可以慢慢想,阿爹只是让你明白这个道理,并非要求你,一定要像阿爹。” 小雍鸣搂着朱棣脖子,爬在朱棣肩头,点点头,偷偷笑了,搂着朱棣脖子的小胳膊,不由紧了紧…… …… 日升日落。 潮起潮落。 随后的时间,朱棣就全身心投入四个混成协编练中。 忙碌起来,时间过得更快。 新的一年开始。 洪武十八年二月中旬。 这一日。 朱棣罕见没有去军营。 带着蒋进忠、夏时敏早早来到冶铁坊。 这段时间,冶铁坊又增加了四座高炉。 水锤的使用,对于锻造铁皮来说,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不过,现在还无法锻造一丈高这种巨幅铁皮。 高炉都是窄铁皮,通过铆钉连接而成。 总计五座高炉。 其中一座还更加庞大。 比其他四座,足足大了一倍! 蒋进忠见朱棣注意力放在最大的高炉上,笑着介绍:“王爷,这是我们此番实验的二号高炉,如果能承受住,往后咱们再扩建,就扩建这种产铁两吨的二号高炉了。” 朱棣点点头,转身,指着其中一座高炉,铁水槽前方,相隔一米左右,几组滚轮,询问:“这是做什么用的?” 蒋进忠忙答道:“王爷,这也是新的设想,水锤锻造铁皮,太费劲儿了,几个大匠就设计了这组滚轮,每组滚轮之间的缝隙不同,他们设想,通红柔软的铁块,通过一组组间隙越来越小的滚轮,经过挤压,最终变成咱们需要的铁皮。” 朱棣笑着摇了摇头,“想法正确,但我判断要失败,你们的滚轮机构是用人力驱动……” 朱棣指了指滚轮左侧,站在一组组绞盘旁的壮汉。 “人力恐怕还不够,” 机括原理没错。 可人力太小。 不足以把烧红的铁块挤压成铁皮。 水力也未必能满足要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