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_第四百三十七章:东番是不是比福建更加震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东番是不是比福建更加震撼! (第6/6页)

服倒不是绫罗绸缎,一眼就能看出,都是农村土布,可竟然没有补丁!

    大人小孩,女人老人,都是如此!

    朱元璋扭头看向坐在身边的朱棣,指着外面:“建安以前可是福建最穷的少数县府,现在都这么富裕了,百姓连补丁衣服都不穿了?”

    朱棣不由笑了,摇头:“父皇,怎么可能,这就好比家里来亲戚,或者出门,总要穿的像模像样,百姓这是为了迎接父皇换的新衣服,平日里,他们在城内商号做事,要么穿统一的服饰,回家后,也是穿旧衣服。”

    “我不清楚,统一穿新衣服,是不是建安县令要求的,但我可以肯定,至少建安百姓,人人都有一套新衣服。”

    建安城内,集中了大小商号数百家。

    其中建设的中转仓储货栈就有一百三十多个。

    都搞雇工身股制。

    百姓都有能力给自己做一件新衣服。

    何况,产自建安本地乡土村社的土布,本地销售,价格很便宜。

    “至于这些建筑,是商人建的,商人从百姓手中购买原来的宅地,建设临街店铺,而百姓得到前,去城中其他地方,继续建设这种砖瓦房舍……”

    建安这几年,其实完成了一轮房地产开发。

    只不过,这一轮地产,是由经济发展催生的。

    并非建安官府推动。

    建安官府,只是在他的授意中,安排规划,同时确保百姓利益罢了。

    “建安城附近好几个村庄,盛产黏土,发展制砖产业,据叶茂汇报,如今,建安百姓改善居住环境,往往都会优先考虑这种红砖木顶瓦房,比购买木材更实惠,砖石比土坯更耐用,也稍微更好看些。”

    ……

    朱元璋在福建,一呆就是两个月。

    看了随着福建富裕,到处扩建的县学,以及乡土村社中,越来越多的学堂。

    在朱棣带领下,参观了福建云雾笼罩中的茶山。

    亲眼目睹了,一群妙龄少女,在一排排茶树陇中,背着背篓,唱着欢快民谣,采摘早春嫩茶。

    还尝了一些乡土村社村庄晾晒的柿饼。

    玉米面和红枣粉,制作的红枣糕。

    和百姓一起栽种甘蔗。

    见证了,一些乡土村社是如何利用橡子为精饲料,结合酿酒产生的玉米秸秆,喂养牛羊猪马。

    ……

    随行的百官,越看越沉默……

    看过后,所有人都明白,福建一个垫底行省,为何会在短短几年时间,冲到第三税赋大省。

    所有人也都明白。

    这么发展下去。

    如果直隶,无法在一两年之内,迅速完成乡土村社,一定会被福建超越。

    要知道,直隶的人口更多,地域更广,可耕种面积,良田更多!

    即便如此,看了福建,所有人都不自信!

    直隶能在一两年之内,全面完成乡土村社吗?

    即便完成,不搞雇工身股制。

    直隶的领先,还能维持几年?

    两个月后。

    圣驾抵达闽县。

    也不知是疲倦,还是打击太大,压力太沉重。

    百官精神都有些不好。

    抵达后,就纷纷三三五五凑在一起,去‘休息了’!

    朱标书房。

    朱允炆一手捏着一块柿饼,一手研墨。

    朱标伏案写着一路观摩的感悟。

    朱允炆抿唇,终于忍不住了,“父亲,四叔的东番,是不是比福建更加先进?更加令人震惊!”

    没来之前,他一直觉朱祈婳说的那些,都是臆想出来,吹牛的。

    可一路观摩,给他的震撼太大了!

    福建这份震撼,毕竟是留在了大明。

    可如果东番比福建更震撼……

    他不愿看到这一幕!

    朱标顿笔,抬头,含笑看着朱允炆,“很震撼?”

    朱允炆抿了抿唇,不想承认,但不得不承认,“孩儿感觉,福建之外和咱们大明其他地方,宛若两个世界!”

    就是金陵,都没有福建这种欣欣向荣的活跃。

    沿途这一路。

    路上到处都是拉着货物的马车。

    无论是赶车的车夫,还是采茶的女子,又或是在田间干活的百姓。

    总能听到这些人的嬉笑声。

    这样一幕,即便在金陵都并不常见!

    外公这两个月,每当休息,脸色总十分难看。

    朱标微微愣怔,随即笑道:“父亲也不知东番什么样子,只有咱们到了,才能知道,去了以后,好好看,将来和你大哥,一起把咱们大明建设好!”

    “咱们大明未必一定要走东番或者福建的路子。”

    “我们也可以找一条,适合我们的路,但我们一定要观摩学习。”

    朱允炆重重点头。

    他一定不会让燕藩超过大明的!

    外公说过。

    若是有这种苗头,朝廷以雷霆之力,拍死燕藩即可!

    “父亲,皇祖父是不是要肯定福建模式,把福建设立为朝廷直辖区?”这是外公让他问的。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