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二章:龙吟:燕王万岁! (第2/5页)
从大明助战回来才多久,就扩编四个混成协,欲要马不停蹄攻打吕宋,父皇断定,明四皇子也预感到,一旦他父皇朱元璋及其母后马秀英不在了,他和大明的关系,定会急转直下,他要趁着这个难得的战略空窗期,尽可能实现自身的强健,摆脱经济上、人口上对大明的依赖。” “瞧着吧,未来更热闹!” 陈寿笑笑,转而拧眉询问:“父皇,若来使真是明太子的人,将来明太子准许咱们以皇帝自居吗?” “不就是一个名号嘛。”陈祖义含笑摆摆手,“若真是明太子,父皇愿意自降为王,向大明称臣,同时,联手绞杀明四皇子燕藩后,东番都可以送给明朝,咱们只要吕宋!” 中原皇帝历来要面子。 给足对方面子。 甚至实际利益吕宋都可以出让。 他只要明四皇子的技术! 有了这些技术,他可以向西边打下更广阔的疆域。 “父皇,既然对方想要和我们合作,而且咱们也需要试探试探对方的能量,能不能从对方手中,搞到燕藩来福铳和火炮铸造技术,咱们用铁皮卷铳管的速度太慢了……” 明四皇子短短几年时间,就能武装出一个整编镇,又五个混成协。 其技术肯定比他们先进! 陈祖义若有所思,“或许可以试试。” 正如长子所说,通过此事,也可以试探对方到底是什么人,在大明的能量到底有多大。 …… 此事议定后。 陈寿转而询问:“父皇,家臣元老们还是不同意搞乡土村社?” 陈祖义脸上笑容消失,露出烦躁情绪。 点点头。 继而坚定道:“无论如何,乡土村社都要搞,我们父子都清楚,咱们是外来者少数,如果想要以少御多,只有两个办法,咱们父子这种掌握文明的人,向野蛮愚昧屈服,通过和这里的土族联姻,改变血统,移风易俗变成这里人。” 可这种办法局限性太小了。 他不甘心只当一个马六甲王。 在小小马六甲自称皇帝,称孤道寡。 他从小熟读中原的书籍,很清楚,这种行为,在中原读书人看来,和唱戏穿龙袍,沐猴而冠等同! 把自己变成一个马六甲人。 如何以马六甲人,征讨,并且使其他族群,对他心悦诚服? “虽然我们和明四皇子是不可调和的敌人,但父皇打心底里佩服这个人,这个人凭借这套乡土村社,创造一个个小型经济体的理念,就已经胜过中原历朝历代的皇帝了,此理念,为一个王朝扩张提供了两个基础,一个是雄厚的经济基础,一个是对外扩张的民心基础……” 只是,他没想到,这么难推行。 乡土村社配合雇工身股制一整套理念就不说了。 他已经对家臣元老们妥协退让,承诺只推行乡土村社,不搞雇工身股制。 承诺,一旦乡土村社搞成,产出极大提升,允许家臣元老们垄断商贸,这些人依旧不肯答应。 担心他或者他的后人毁诺。 陈寿微微握紧拳头,眼中杀机流转。 突然提议道:“父皇,不若许诺家臣元老,只要他们同意搞乡土村社,不但准许他们垄断商贸,将来联合明太子剿灭明四皇子燕藩后,把吕宋分割赏赐给他们……” “一旦没有了明四皇子,咱们占据吕宋的话,极有可能和明朝发生龌龊,或者引起明朝猜忌,可以让未来的明朝皇帝,也就是现在的明太子,册封咱们这些家臣元老,在吕宋为王,有吕宋这个特殊区域存在,也能缓和咱们和大明的未来关系,更主要,可以换取他们答应搞乡土村社,在搞乡土村社的过程中,咱们重新编练,最忠心咱们陈家的军队!” 现在他们陈朝有十万兵马。 可至少有六成被家臣元老控制着。 就连他编练的一镇新军中,都被家臣元老塞进很多本家子弟。 也就是这个原因。 导致这群人敢和父皇脸红脖子粗的争吵。 “某种程度,咱们陈朝现在的处境,像极了大明朱皇帝建极称帝之初,只要将来把这群老东西礼送出去,咱们再搞雇工身股制也不晚!” 书房陷入安静。 陈祖义细细推演琢磨。 哈哈…… 某刻,爽朗大笑,转身来到陈寿面前,“对,咱们父子的处境和大明朱皇帝建极称帝之初很像,咱们父子就和大明的朱皇帝、明太子父子比比,谁先能真正把明四皇子这一套理念搞起来!” 至于明四皇子? 这个人,才俱比天高。 可恰恰因此,很多人想让他死。 他也必须死! 这就是天妒英才! 他有理由相信,只要明太子登基,大明庞然大物,就算是用人命堆,也能碾死明四皇子。 朱棣,可惜了…… 历史上,这样为后人可惜的人物,比比皆是。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 日上三竿。 朱棣收到陆军大营汇报,检阅一应事项准备完毕。 如果只是单纯检阅,以燕藩陆军的动员速度,绝不至于拖延到现在。 主要原因是检阅结束,数万陆军,马上就要开拔。 开拔前的事项很多。 王府。 朱棣和徐妙云寝殿。 徐妙云仔细帮朱棣整理着崭新军服,已经反反复复整理了好几遍,边整理边叮嘱:“不用为我们担心,虽说只留下一个营将士,可咱们鸡笼屿有岸防炮,百姓动员力也很高,而且,除了朝廷有能力攻打鸡笼屿,现在也没有其他势力,可以靠近咱们鸡笼屿……” 原本,四郎准备给鸡笼屿留半个混成协的。 可她得知锦衣卫汇报,吕宋集结了十八九万兵马后,软磨硬泡,好不容易让四郎只留下一个营。 能攻打东番的力量,现在恐怕只有朝廷。 父皇在世,这种事就不可能发生。 至于陈朝? 大军云集南海。 陈朝敢偷袭鸡笼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