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_第四百五十三章:落后了!大明彻底落后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三章:落后了!大明彻底落后了! (第4/5页)

种风气,刚开始,就被蒋大人、叶大人、夏大人他们注意到,上书王爷,要对商贾、官员家丁出身读书人,在任用上,进行严苛的履历调查,做出了严苛规定,在咱们大明,宰相车夫的儿子,入了官场,可以受到很多照顾,可这一套严苛规定出来后,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就小之又小了。”

    ……

    “总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百姓出路越来越多后,愿意给人干家丁,签订身契,失去自由决定命运的人,只会越来越少,未来,可能只有雇工,而没有家丁一说,也是十分有可能的。”

    俞靖认真听完后,感慨道:“原来,变得不只是建筑、技术,就连民间,人与人的关系,三年多时间,也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朱棣笑笑。

    人类活动的一切,都是由经济决定。

    当小农经济时代,过渡到眼下,经营性农业以及工商业实现极大发展的新时代。

    社会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必然发生剧烈变化。

    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改变。

    不跟随时代,必然要出问题。

    一行人来到书房,落座后,几名宫女奉茶离开。

    小祈婳迫不及待询问:“俞叔,快给我们说说,你们一路上的所见所闻。”

    俞靖笑笑,随即开始讲述,“这一路,我们没有遇到强大的国家,所遇族群,都是开化程度很低的族群,别说和咱们大明相比,就是与吕宋相比,都差十万八千里……”

    众人认真听着。

    小祈婳听到俞靖讲述,所遇族群,连衣服都没有,全都是用树叶遮挡,大眼睛瞪大,“俞叔,那你们有没有给他们衣服。”

    “祈婳!”徐妙云瞪了眼,“乱插话,不礼貌!”

    祈婳吐了吐舌头。

    俞靖笑笑,回答:“给了,我们离开时,王爷让我们带着布匹、绸缎,我们不但给了,还教他们怎么做衣服……”

    朱棣听闻后,点点头,“你们做得很好,咱们有绝对的武力,但是对于亲善咱们的,不要善动武力,以利与之相处,以德与之交心、以规矩,让他们明白咱们得底线……”

    对于这种完全几乎未开化的族群。

    他不想搞吕宋这一套,铲除精英层。

    没必要。

    对方根本就没有形成自身的文明。

    “今后,对于未开化的族群,以及咱们不会去征讨的国度,无论是海商、还是咱们得海军,都要坚持以利与之相处,大家一起赚钱,这赚钱才能长久,以德与之交心,才能交到真朋友,咱们出门在外,遇到困难,才有人肯帮你,以规矩,让他们明白咱们底线,彼此相处起来,才知道分寸,如此,咱们得海商事业、海上探索事业,塑造海洋文明才能持之以恒,始终保持领先。”

    沈至、俞靖不停点头。

    沈至看看认真听着的雍鸣,唇角露出笑意。

    燕王、世子两代人,足以奠定燕藩的海洋文明秩序了!

    ……

    俞靖继续讲述。

    “臣等经过一年多航行,终于发现了一块巨大的陆地,这次带回来,活下来的动物,大多来自这块陆地,这块陆地的面积不输咱们大明,一半是半干旱荒漠、草地,也有很大一部分土地,风调雨顺,十分肥沃……”

    ……

    “臣等抵达时,刚好遇到这片陆地上,十数个族群发生了特大瘟疫,我们小心翼翼靠岸后,一边探查这块陆地,一边小心翼翼派出人接触这些族群……”

    ……

    “太惨了,这些族群几乎不懂任何医疗手段,面对瘟疫,只能听天由命,我们试着隔离医治了一个被他们赶出族群的患者,医治好后,对方把我们当神仙看待,之所以三年多才回来,是因为我们在这片陌生大陆,待了一年多,帮助这些族群抵抗治疗瘟疫……”

    “最终,总计差不多八十万人口,虽然我们花费一年时间,帮忙及时遏制了瘟疫,可活下来的只有三十几万人。”

    ……

    朱棣从俞靖对登陆点地形地貌描述。

    基本猜测到,俞靖率领的探险队,率先在澳洲的堪培拉登陆。

    也不知,在太平洋上,受季风、洋流影响,怎么就先去了新西兰那块地方。

    而不是澳洲北部的新几内亚。

    对于俞靖帮本地土著族群治疗瘟疫,他是支持的。

    即便将来移民。

    他也不会对一个未开化的族群进行抹杀。

    这样可以交好的未开化族群,想要交好同化,并不难。

    中原百姓的质朴,面对弱者时,更愿意伸出手帮一把。

    同化并不难。

    这不是他妇人之仁,而是没必要。

    铲除吕宋精英层,是客观决定了,这群人对未来危害很大,必须如此。

    说到底,他做决定,也是以利益为导向罢了。

    “王爷,想要远航,咱们现在的畜力动力还不够,季风、洋流这些因素,畜力提供的那点动力,根本无法满足海船对抗这些因素造成的偏航问题……”

    畜力连续牵引两三个时辰,一天时间,剩下就得歇着。

    还得好好照顾。

    “这次远航,带在船上的牛,只回来三分之一,剩下的全都陆陆续续病死了,能提供的动力也越来越弱……”

    朱棣点点头,“畜力对于一走就是数年,漂浮海上,动辄数月,的确很难适应,不过,你说的更强劲的动力,已经有些眉目了,咱们的鸡笼屿造船厂和宜兰造船厂,一直联合一起攻关这个问题,刚开始,设想把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