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_第四百六十七章:大明一定会爆发学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七章:大明一定会爆发学运! (第4/5页)

 朱棣微微错愕,“替我辩解?何事?”

    这家伙在他北征时期,倒是的确替他辩解过。

    他也是离开大明,回到东番后,才听妙云闲聊提及。

    解缙看着朱棣,询问:“王爷,正面作战,后方游击袭扰之说,王爷听说过吗?以王爷的军事能力,有破解之法吗?能打赢吗?学生就是因此事,和金陵城的一些人辩论,辩论中,谁都不服谁,最后就动手了,当然,学生也没吃亏,他们虽然人多,可受伤情况比我严重!”

    这家伙还真是好风骨。

    朱棣腹语暗笑。

    随即摇头道:“军事哪有十成十的把握,只要有五成机会,作为一个领兵将领,就满足发动战争的条件了,我现在最多有五成把握,你不要小看人民战争中,正面作战,配合游击战的威力……”

    ……

    解缙既然找上门了。

    虽然不清楚对方有什么目的。

    但之前以及这次,都帮他说话,还挨了打,对其讲一讲人民的威力,也没什么不可。

    解缙听着,渐渐陷入沉思。

    直到朱棣说完许久后。

    才回神。

    起身,郑重一拜,作揖道:“王爷果然和其他人不一样,学生毛遂自荐,想追随王爷,并且,想跟着王爷入倭征战,不知王爷能否给学生这个机会。”

    毛遂自荐?

    这就是解缙来会同馆的目的?

    解缙等不到朱棣肯定答复。

    紧张焦急,悄悄抬头。

    其实,上次燕王北征他就想毛遂自荐了。

    可没想到,燕王直接从河北走了。

    后来,燕藩的各种消息传回来后,他就坐不住了,多次去迁民办事处打听。

    老父亲劝说阻止。

    前年,家中双亲相继辞世。

    这回他没顾虑了。

    刚准备迁民燕藩,新麻烦又出现了。

    以前的先生、同窗,甚至还有几位,有名望的太子系官员劝说他不要走。

    毕竟。

    他已经小有才名了。

    虽然尚未考举人,那是他不愿过早为官,想多看看四处转转,看看民间百态罢了。

    他若想考举人。

    状元不敢打包票。

    但榜上有名,他从不怀疑。

    关心他的人,说他去燕藩屈才了。

    太子系的官员则是不想他这样一个有了才名的人,去燕藩,给燕王增加影响力。

    这回,他真的打定主意了。

    定要去燕藩好好看看。

    到底是什么样的燕藩,能让一个倭国割据集团,主动献土献民!

    上位者,掌握权力,竟然肯让出来?

    数千年了。

    这等盛况,又出现了。

    不过,没有出现在中原!

    朱棣回神,看着解缙,提醒:“我们燕藩和大明不一样,不需要夸夸其谈的人,哪怕是才能出众,这样的人,也没有发展前途,我们更需要实干家。当官也没有机会,吆五喝六,颐指气使,你这个金陵城意见领袖,确定要追随我?”

    解缙唇角抽抽。

    意见领袖这个叫法,据说还是燕王妃率先提出来。

    燕王北征时期,从朱府传出来的。

    燕王妃评价意见领袖那番话,也被传出来了。

    如今,意见领袖可不是个褒义词。

    和乱头养望等同!

    解缙郑重一拜,“王爷,学生是反复思考做出的决定,学生这个年龄,做事情,已经绝非依靠冲动了。”

    朱棣不可置否点头,“那好,我同意了,记住了,你择贤君,而我也在择贤臣,我给你一年时间,一年之后,你瞧不上我,可以随意自如离开,而我瞧不上你,我也会直接对你说。”

    他不想让这家伙,再死在自己手上了。

    没必要。

    如果不合适,解缙走解缙的阳关道,他走他的独木桥。

    “王爷光明磊落,臣折服!”解缙郑重跪倒。

    他是真的佩服。

    朱棣起身,边往外走,边说道:“我这里,不兴跪拜这一套,首先从这一条开始学起。”

    解缙起身,看着朱棣爽朗丢下一句话,大步离开的背影,不由笑了,自言自语道:“如此雄主,若不追随,此生后悔!”

    ……

    当晚。

    徐妙云一边用小脚帮朱棣搓脚,一边询问:“正面作战,后方游击战这些,你通过东宫属官,传出去,是故意的对吧?”

    朱棣笑笑,抓住徐妙云白嫩的小手,轻轻拍拍,“什么也瞒不了你,对,我就是故意的,这次小早川仲业突然跑来献土献民,完全不在我的设想中,这对提高咱们燕藩的文明、文化影响力当然是好事,可对于大明这边的保守派,却会产生强烈刺激。”

    “我把海军、海军陆战队,全都派出去稳定倭国局势,难保,一些考虑不周全的蠢货,趁着咱们身边无人保护,做什么蠢事。”

    父皇还活着,大概率,不会有人敢做这种蠢事。

    可万一呢?

    “现在把入倭真实存在的困难,放出去,能安抚受刺激的保守派,事实,我的判断没有错,突然冒出的这股评价咱们兵入倭国的声浪,应该就是某些保守派放出去的,现在这些人,应该就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