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_第四百六十九章: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炎黄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九章: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炎黄种! (第2/4页)

“曾今的苦难,我们留在心中”

    “一样的血,一样的泪。”

    “未来还有梦,我们一起开拓。”

    “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

    “让世界都知道,我们都是炎黄种!”

    ……

    岸上的百姓,很快也加入其中。

    ……

    “……

    未来还有梦我们一起开拓

    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

    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炎黄种!

    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

    手牵着手不分伱我昂首向前走

    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炎黄种!”

    ……

    百姓追着舰队在海岸两侧,边唱边跑。

    沈至站在钟楼基座上,大声高歌,目睹百姓追着舰队跑,眼睛渐渐湿润。

    直到舰队驶出海湾。

    擦了擦眼,笑道:“这辈子,最无悔之事,就是跟着王爷出海,就是做炎黄子孙!”

    “沈东家,俺们也自豪,跟着王爷出海!”

    “对,俺们也自豪是炎黄种!”

    ……

    哈哈……

    沈至爽朗大笑转身,看着身后,露在外面的胳膊,晒成古铜色的工人们,笑着郑重点头,“对,咱们都以跟着王爷出海,以做炎黄子孙自豪!各位工人师傅,加把劲儿,等王爷从倭国回来时,咱们这座钟楼一定要建起来,我决定了,这座钟楼,就叫炎黄楼!”

    在和叶茂为首的各部长商议时。

    各位部长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原本要把这座钟楼,命名为沈家钟楼。

    当时他推辞一番后,就接受了。

    可现在,他改主意了。

    一座沈家钟楼,格局太小了!

    这座钟楼,应该叫炎黄楼!

    非但如此,他还要加高高度!

    以前定下的十丈高,太矮了!

    配不上炎黄二字!

    多出来的费用,他沈至出!

    他要把这座钟楼,打造成炎黄第一楼!

    成为王爷治下,凝聚人心的精神象征。

    不但要高。

    还要建的足够坚实。

    无论风吹雨打,一千年、一万年屹立不倒!

    让这座钟楼,指引、凝聚遍布四海之上的所有炎黄子孙!

    ……

    舰队驶出海湾,渐渐远去。

    “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炎黄种……”

    柳升轻哼着歌曲,结束……

    看着舰首下方,波涛汹涌的海面,拍了拍旗舰护栏,笑着自语:“这辈子值了!”

    身后,海陆军将领,闻声,全都露出自豪笑容。

    ……

    正月十三。

    就当数百艘战船,载着三万名海陆军将士,在海面航行,北上金陵时。

    雄英大婚的日子到了。

    光禄少卿马全府中。

    马全次女马茹,看着长姐身着凤冠霞帔,坐在镜子前,母亲为长姐梳妆,羡慕道:“阿姐,你的命真好,给太孙做侧妃……”

    哼!

    马婧脸上露出一丝自豪,却娇哼一声,嘟着嘴道:“好什么好,充其量也就是个侧妃,我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少卿,最终还比不过一个村姑,而且,这个村姑还十分得太孙喜爱,我这个侧妃,嫁过去也就是看人家村姑和太孙恩恩爱爱的陪衬。”

    马母脸色变了变,轻轻推了推长女,提醒道:“在家中你娇惯一点没什么,嫁出去,可不敢由着性子,太孙妃虽说是个农村野丫头,父母都是低贱的愚民,可人家有个好师傅、好师娘。”

    “你作为妾室,就要守妾室的规矩,若是冲撞了太孙妃,别说人家师傅师娘不答应,恐怕就连陛下和娘娘都不答应,这丫头,跟随在娘娘身边数年,陛下和娘娘都喜欢的紧。”

    ……

    马婧失落低头。

    是啊。

    那个村姑命太好了。

    师傅是燕王朱棣,那可是一个,让整个大明都忌惮的人。

    和太孙是师姐师弟的关系。

    据说,太孙即便这些年回朝了,每次见到野丫头采绿,都是师姐长师姐短的称呼。

    可想而知,这青梅竹马的感情多好。

    而且,自从太孙表明非采绿不娶后,采绿就没跟随燕王夫妇出海,而是留在陛下和娘娘身边。

    这些年,关于陛下和娘娘多么宠爱采绿的传闻,比比皆是。

    外面人都说。

    若非父亲是保守派领袖之一。

    恐怕太子爷也不会选她给太孙当侧妃。

    说白了,她这个侧妃,主要是因为她父亲是保守派,太子重视保守派罢了。

    她和太孙的婚姻,是政治利益。

    今天,太孙要亲自去迎娶采绿,而她,只能由东宫派出来的人,从东宫后门,进入东宫。

    连走正门的资格也没有。

    哎!

    马母瞧着长女失落低头,叹了口气,暗暗咬了咬牙。

    她即为马家能攀上太孙这支高枝而高兴。

    可又为闺女被一个农村野丫头压着而不甘心。

    怎么也该她家丫头做正妃吧?那个野丫头做个侧妃,已经是走狗屎运了。

    据说,太子本来就是打算这么安排的。

    可太孙十分反对。

    就连陛下和娘娘也不同意。

    而且,据说,朱四郎曾在燕藩放话,谁敢让他的学生受委屈,他就敢让对方下不了台。

    也不知真假。

    反正自从这则流言传回中原后。

    关于村姑配不配做太孙妃之事,就没有人敢议论了。

    所有人都说,朱四郎这就是说给朝中所有,反对村姑做太孙妃的人。

    “娘去看看,接你的轿子来了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