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一章:飒爽女兵!出征! (第1/4页)
纪纲嘴唇动动,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朱标的问题。 有没有作jianian犯科的? 他无法揣测,太子爷是希望有,还是好奇有没有。 瞧着,意思是大差不差,可内在的本意,差别太大了。 朱标看着纪纲欲言又止,微微诧异,笑问:“怎么了?有什么事,不能与孤说吗?” 咯噔! 纪纲脸色微变,忙道:“太子,卑职是太子和皇爷养的家臣奴仆,卑职的任何事情,都能与太子爷说。” “卑职只是想到今天入城的一营燕藩陆军,感到震惊。” “全程,锦衣卫的兄弟们,都一直在跟着观察,但汇报中,数百军人,竟无一人犯事。” 朱标眉角微挑,“细细说来。” 无一人犯事? 这怎么可能? 即便军纪再好,当兵的,接触的所有事情,都是暴力的。 久而久之,即便是老实巴交的农家子,性情都会慢慢暴戾。 何况,当兵的身上穿着,象征权威的军服,手中握着,能够杀伤一切的武器。 只要离开军营,就很难不犯事。 即便是史书上,所描绘的那些百姓夹道欢迎,赢粮影从的义军王师。 其实也都是史学家夸张的春秋笔法罢了。 就好像汉光武帝刘秀的义军。 所谓夹道欢迎,赢粮影从。 主要是精英阶层。 以及精英阶层组织的百姓罢了。 任何时代,被史书记载的所谓王师,其实,主要是这支军队,不冒犯精英阶层,这就算王师了。 任何时代的百姓,对于当兵的,都害怕,都敬畏。 原因也很简单。 就是当兵的一旦脱离队伍、军营,手握着一点鸡毛权力,往往就敢吃拿卡要,敲诈勒索。 现在,纪纲竟然对他说。 老四入城这一营陆军,竟然对小民百姓都秋毫无犯? 朱标怀着好奇,紧盯纪纲。 纪纲硬着头皮详细介绍道:“今天,上午、下午,总计入城两个营,锦衣卫的兄弟也全程跟踪观察,根据兄弟们回来后的汇报,可以证明,章志明一组表现出的军容军纪,并非是单独的个例……” “今天一天,所有入城参观都城的燕藩陆军士兵,在和百姓以及商人交易中都是秋毫无犯的,即便有很多商贩因为燕王的缘故,要给这些士卒免单,或者减免,这些士卒也没答应,相互推辞中,很多士卒丢下燕藩的钱币,给商贩敬个礼,表示感谢后,戴上帽子匆匆就跑……” 说实话,他看了这些汇总内容,也都惊呆了。 实在想不明白,燕王朱棣,到底用什么方法,把一群负责杀戮的丘八,训练成这般模样。 这样的军队,还有战斗力吗? “在这些士卒参观咱们大明都城期间,还去了魏国公以燕王名义,开办的济养院,给济养院中的老人小孩买了些东西,还帮忙打扫卫生,修缮屋顶,还有人提出,若是朝廷,准许王爷燕藩收留那些孤儿就好了……” 那些丘八在济养院做这些好人好事倒也能理解。 毕竟,这济养院是魏国公以朱四郎、徐大丫的名义开办的。 就连朱四郎他们回来后,都去过,捐了一大笔钱的同时。 朱雍鸣、朱祈婳为首这些孩子,还在过年的时候,去帮忙大扫除。 这些丘八的行为,可以理解为,因为济养院与朱四郎有关系。 可这种行为,可不止对济养院。 在参观期间,遇到那些需要帮忙的平民百姓,这群丘八,都会出手帮忙。 纪纲说到最后,偷偷窥探朱标神情,小心翼翼道:“太子爷,指挥使怀疑,这些都是燕王吩咐的……” 朱标摆手制止纪纲,“你们不要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或许,老四燕藩的军人,真的已经具备了这种素质。” 纪纲想说什么,他知道。 燕藩将士所做这一切,都是老四教的。 目的就是为了宣扬燕藩,蛊惑百姓去燕藩。 “你认为,咱们大明的兵,如果朝廷吩咐他们这么表演,他们能表演好吗?恐怕,他们靠近百姓,首先就会把百姓吓跑!” “是是是。”纪纲忙低头认错:“卑职心胸、眼界,太狭隘了。” 随即,转移话题,“太子爷,卑职打听到,明日上午,燕藩军中的女子医护队会入城,这次,两镇又一个骑兵混成协带来的医护队,就有三百多人,其中有蒙古女子、中原女子、吕宋女子……” 朱标点点头,“把密奏给孤留下。” 纪纲知道,朱标这是让他离开。 恭敬弯腰,将密奏放到书案后,行礼,小碎步倒退着离开朱标书房。 朱标看着纪纲放下的密奏。 伸手拿起打开。 密奏中记录的,比纪纲所讲述,更加详细。 包括哪些将士,做了哪些详细事情,都有记录。 燕藩军容军纪,在这细微琐碎小事中,跃然纸上。 除此之外,纪纲虽然没直接汇报,可密奏中详细记载,几乎老四麾下每个将士,都私下讨论,大明的都城,还没有燕京好。 没有沼气路灯、死气沉沉、百姓脸上看不到多少笑容等等。 朱标看着,渐渐出神。 咚!咚!咚…… 某刻,钟鸣声响起,朱标不知想什么的思绪被打断。 扭头,看着玻璃里面,滴答滴答转动的秒针,又怔怔出神。 …… 坤宁宫。 马秀英卸妆后,上寝榻躺下,说道:“今天听妙云丫头入宫提及,明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