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_第四百七十一章:飒爽女兵!出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飒爽女兵!出征! (第4/4页)

着一群英姿飒爽的白色倩影,往坤宁宫方向走去,怔怔出神。

    朱元璋从御书房内走出来,看着女兵们或留着齐肩短发,或背着一根麻花辫,背影笔直,余光看了眼出身的朱标,感慨道:“标儿,咱们大明想要追上老四燕藩,就要靠你和雄英了……”

    如果前三代人,都无法打开局面,尽快追上老四燕藩。

    往后,大明只会被燕藩越甩越远!

    ……

    坤宁宫。

    女兵排列成两排,站在马秀英和一群儿媳面前。

    脱烈独自站在队列最左侧。

    队长冷月大声道:“燕藩陆军女子救护队,向娘娘、太子妃、诸位王妃敬礼!”

    嗒!

    数百名女兵,脚后跟瞬间并陇。

    啪!

    下一秒,整齐划一,举手敬礼。

    太子妃、观音奴等人,满脸惊艳看着,扎着白色帆布武装带的冷月等人。

    马秀英含笑和蔼打量着,点点头。

    等冷月为首众人放下手后,抓住冷月的手,慈祥笑道:“回朝那天,你们一直待在海船上,等围观众人散去,才低调前往休整大营,今天入城,肯定把整个金陵城都惊艳了吧?”

    冷月虽然已经成婚,闻言,还是害羞、矜持的笑了。

    马秀英轻轻拍着冷月的手,“听说,你是当初跟我们家老四出海的蒙古百姓。”

    “是,娘娘,父亲在战争中被王爷俘虏,得到王爷军中救护队竭尽全力医治,保住了性命,我们一家和父亲一起,跟随王爷出海。”

    出海后,他们就改姓冷氏了。

    他们这些出海的蒙古人,因为感念王爷,全都改了汉姓。

    现在,就连吕宋那边的吕宋本地人,都在逐渐改汉姓。

    这不是王爷强制要求。

    是大家自愿主动的。

    大家感激王爷,都想跟着王爷,做一个真正的燕国子民。

    马秀英高兴道:“好啊,你们做得好,你们为咱们女人指明了一条道路,切忌,咱们女人政经地位的提高,是通过咱们在生产劳动中,踏踏实实的付出得到的,切不可生出,咱们女人就应该得到这些,理所当然之类的心理,当我们抛弃了劳动生产,只一味想要要求权力的时候,那么,我们女性一定得不到这些权力,相反,还会落得一个被人瞧不起的下场。”

    “遍观历史,男人们能得到巨大的政经地位,其实与男人们在劳动生产中的贡献,紧密挂钩,从古至今,女性、男性权力的多寡,一直都与分担的义务多寡紧密关联。”

    ……

    “谨遵娘娘教诲!”等马秀英说完时,冷月为首一群女兵,严肃举手敬礼。

    眼中,充满了对马秀英的尊敬。

    这些话,王妃编写的女训中就有。

    没想到,这位传奇皇后,和王妃的观点,竟然如此相同。

    ……

    当晚。

    东宫。

    朱标书房。

    朱标看着蓝玉、沐英二人,叮嘱道:“老四入倭作战,你们要带着观摩团随军,此去,要好好观察老四军队的各种细节,不要只专注观察作战,比如,军中增加女子救护队,是否对救治伤员,以及士气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之类。”

    今天那群女兵,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你们要是看不懂,可以向老四请教,相信,老四一定会知无不言的。”

    ……

    将近一个月后。

    二月中旬。

    经过一段时间休整。

    天气也转暖。

    朱棣终于开始拔营启程,前往高丽。

    正式开启入倭之战。

    这一日。

    整个金陵百姓相送。

    “快看!快看,燕王麾下的女兵!”

    “好飒,娘,我也想当女兵!”

    ……

    岸上,百姓看着一队队将士登船,激动议论。

    朱标和朱棣说完话后。

    走到王美人面前,“美人,雄英、允炆他们都跟着你去长长见识,在高丽,你帮孤照顾好他们。”

    王美人笑着点头,“请太子爷放心,妾绝不让孩子们少一根头发。”

    她实在太激动高兴了。

    她这个大明太子的女人,尽管只是个妾室。

    但她回到高丽,父兄也得陪着笑脸高高捧着她。

    因为她是太子的女人。

    而且还十分得太子宠幸。

    若非太子宠幸,她一个小国番邦之女,怎么可能有回娘家省亲的机会。

    这也就罢了。

    这次回去,可是有小叔子燕藩的数百艘船只组成的舰队编队,数万精锐陆军‘护卫’。

    即便这支军队是去攻打倭国。

    但她有理由相信,这支军队只要从汉江口码头,踏上都城的土地后。

    一定会把母国所有人惊呆的。

    要知道,就连大明百姓,都被这支军队折服、震惊。

    何况母国那种小国。

    她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出现在都城的土地上!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这几天,大家都说我水,其实我真的不是谁,新文化的出现,不是只有工业,这段时间,就是把这些反应新文化的细节,通过回朝后,和大明近距离的对比,填充丰满,这样整篇就不显的那种空洞了。

    当然,这里面,也有我对剧情把握不够好的原因。

    各位书友大大,我真的没想过要水,我恨不得快点结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