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五章:倭国响起燕藩军靴的震动声! (第1/5页)
倭国海。 一艘庞然巨大的舰队,在狂风大作,阴云密布,海浪翻飞的海面上艰难行进。 因为是逆风航行。 风帆已经降下收缩。 一艘艘大船的动力,只能来源于动力舱的畜力动力。 行进的十分缓慢。 汹涌海浪起伏中,战船起起伏伏摇晃。 朱允炆、朱允熞双手紧紧握着护栏,好奇看着这一切,他们还从未有过,如此恶劣天气的海上航行经验。 两人余光,全都羡慕看着两只脚,如同钉了钉子,稳稳扎在甲板上,都不用双手借助围栏,稳稳站立的朱雄英。 朱允熞满脸佩服,崇拜大喊道:“大哥,你是怎么做到的?其中有什么诀窍吗?” 马屁精! 朱允炆瞥了眼朱允熞,腹黑一句。 却也好奇看向雄英。 外公他们说了。 父亲将来肯定要剿灭燕藩这个巨大威胁的。 到时候,他想立功,无论是指挥水师作战,还是指挥步军作战。 都要渡海前往燕藩。 所以,在任何天气状况下,乘船的本领一定要学会。 他可以肯定。 只要大明和燕藩发生战争,需要一位未来第三代皇子坐镇的话。 他的机会很大。 因为大哥绝不会把刀枪对准四叔。 甚至,外公和胡惟庸还预测过,一旦大明和燕藩交恶,甚至刀兵相见时。 父亲和大哥之间的父子亲情,极有可能出现裂痕! 至于父亲会不会派二叔他们? 这个可能性也不大。 瞧瞧二叔他们现在,几乎都和四叔好的穿一条裤子了。 朝廷怎么可能派他们坐镇。 甚至,外公和胡相说,等父亲登基后,他们首先就要推动父亲削藩。 也是,现在二叔他们,兵力最多的拥有两个镇又一个混成协。 兵力少的,也有一个镇精锐! 使用的还都是燕藩制作更为精良的火铳、火炮。 并且,训练也是燕藩练兵顾问团,手把手教出来的。 这些叔伯藩王的总兵力,几乎达到朝廷兵马的三分之一! 三十万之巨! 虽然这些兵马,并不在一个叔伯手中,无法拧成一股绳。 但如此庞大的兵力,对于中枢朝廷,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皇祖父信任自己的儿子。 父亲就当真能坐视这些兄弟,坐拥数量如此庞大的兵权? 反正,换做他,他是会睡不着觉,一定要削藩才行。 退一万步讲。 就算父亲自信,这些叔伯不敢、不会反他。 难道父亲就不为自己的继承者着想。 …… 朱雄英可不知道,朱允炆心中想些什么,狂风呼啸中,扭头,大声笑道:“我当初经常和雍鸣、祈婳、东旭师兄他们,被俞靖蛊惑到战船上,出海cao练,这种恶劣天气下航行早已经习惯了,你们也一样,多乘坐战船出海,慢慢就会掌握平衡感,记住,不要把身子崩的太紧,身体要放松,不要和战船的颠簸做对抗,要跟着颠簸,适当顺势而为……” 朱允炆认真听完,悄悄试了试,发现还真的有些作用。 大声询问:“大哥,你预判,四叔这次征讨倭国,需要多久才能结束战争?” 对这个问题,他实在好奇。 外公和胡惟庸他们都希望这场战争持续的久一点,让燕藩陷入泥潭中,多流血。 就连四叔本人,似乎对此战都顾虑重重。 要不然,也不会主动替倭国诸侯联军设身处地思考,发明了正面阻击战,后方游击袭扰这种古怪战术。 “半个月!最多半个月!”雄英看了眼朱允炆,笑着大声说道。 半个月?! 朱允炆、朱允熞全都惊讶愣怔。 这可能吗? ‘不可能!绝不可能!外公说,胡惟庸已经派人把四叔那种古怪战术,告诉倭国诸侯联军领袖,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了。’ 朱允炆不动声色看了眼朱雄英,暗笑,‘大哥从小跟着四叔,对四叔太盲目自信了!’ …… 船舱作战室内。 朱樉、朱棡、蓝玉等人,三三五五,要么透过玻璃窗户,看着外面汹涌起伏,飞溅的海浪。 要么凑在挂在左侧的倭国地图前,低声议论着。 蓝玉从玻璃窗边转身,看着俞靖等一群海军参谋人员,正在汇总整理,行进过程中,得到的倭国海水纹信息。 并且将这些信息,经过低声讨论,标注在一张航海图上。 一些奇奇怪怪的符号,他也不慎清楚。 这种详细的地图,不光海军,燕藩陆军也是如此。 相较于大明的行军图,燕藩制作的军事地图,更加精准。 这也是大明这边应该学习的。 比如燕藩军事地图上,等高线、海拔啊什么的术语,他们根本听都听不懂,到底是什么。 就好比现在。 俞靖等人,标注过程中使用的便捷计算尺这些工具,他们这些打仗几十年的人,只能看到俞靖等人熟练使用。 可其中的规律到底如何,大家看的一头雾水。 如果朝廷军队,想要全面学会这一套东西。 就得派人去燕藩读书,全面学习,燕藩越来越复杂的数学这些知识。 而俞靖等人使用的这些便捷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