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七章:日落之战! (第3/5页)
br> 参加战斗,这些倭国百姓将仇恨情绪发泄出来,曾经受过的苦难,就会在十几年,乃至数年内忘记。 人是一种善忘的动物。 “我现在不让沦陷区的倭国百姓插手战斗,他们过去承受苦难,憋着的一口气,就永远也吐不出来。” 为何,后世上面从不怕倭国搞得各种亲善团体,把人的思想带偏。 对那些所谓的亲善团体,冷眼旁观。 就是因为知道,绝大多数的百姓,都憋着一口,百年无法发泄的情绪。 这种情绪。 只要需要时,随时都能唤醒。 无论多少所谓的狗屁亲善团体,多少公关费都没用。 “这口气不吐不快,永远吐不出来,他们就永远仇视旧有的倭国,不会去缅怀旧有的倭国,这对于燕藩同化倭国的前三五十年至关重要。” 蓝玉等人听闻后,全都笑了。 蓝玉笑着,和沐英对视一眼。 两人虽然没交流,可却都知道,彼此心中想什么。 朱老四的优秀,绝非太子可比。 无论是军事、经济。 还是政治! 过往,朱老四的优秀,更多体现在军事、经济上。 可就凭刚才朱老四这番,不让沦陷区倭国百姓参战,让沦陷区倭国百姓,一直憋着这口气,永远不吐不快。 足可见,朱老四的政治手腕何其高明! 而朱老四不让沦陷区倭国百姓参战,达成影响未来数百、上千年的政治目的同时。 还对倭国沦陷区百姓,彰显了燕藩的仁义! 放眼大明,有几个人,拥有这等政治手段? …… 后面远处。 胡汉三为首一群商贾,骑马簇拥着朱允炆。 他们不想随军的。 可又担心,留在兵库,被燕藩那些丘八加害。 现在,跟在允炆殿下身边,至少,胡汉三认为是最安全的。 胡汉三瞧着朱允炆,竖耳,试图偷听前面对话,不由暗笑,想听就直接去听呗。 就算其外公吕本是倒燕联盟成员。 这位皇孙,怎么说也是朱四郎的侄子吧。 这里可听不到前面在谈论什么。 胡汉三悄悄看了眼朱棣背影,咬了咬牙,低声道:“允炆殿下,燕王的海军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小民们的船击沉在海里,回朝后,太子爷能不能说服朝廷,让燕王赔偿我们?我们要求也不高,海船连带货物,只要燕王赔偿我们一艘风帆畜力混合动力船就行……” 朱允炆唇角抽抽,扭头,看着一群眼睛亮晶晶的商人。 无商不jianian,说的就是这群人! 厚颜无耻! 风帆畜力混合动力船。 这可是燕藩宜兰造船厂、鸡笼屿造船厂独有的专利。 朝廷这边的造船厂,直到现在,也没有攻克,畜力动力舱的转盘机括制造技术。 里面用到的齿轮、技术升级后的轴承…… 对于朝廷,都是技术障碍。 即便照猫画虎做出来,质量也十分差,根本不耐用。 朝廷水师的动力舱机括,都是从燕藩成套购买的。 而用于海商的动力舱机括,刚开始,燕藩也愿意提供。 可后来,随着朝廷这边,打压燕藩海商开始。 两个政权,民间合作的宜兰造船厂就停止向大明民用海船出售动力舱机括。 现在朝廷这边,只有水师,才能从鸡笼屿造船厂得到动力舱成套机括。 而水师统治俞同渊,坚决不同意,以水师的名义购买动力舱机括,提供给朝廷民用海船。 理由也很强硬:担心水师这种行为,激怒燕藩,水师往后也无法得到成套动力舱机括。 所以,除了早期有少量民用的混合动力商船。 这些年,朝廷建造的商船,都是风帆动力。 风帆动力,受洋流、季风、天气影响太大。 十分影响这些海商赚钱。 所以,这些人心心念念都想得到一条混合动力海船。 偏偏,燕藩宜兰造船厂,股东、工会的态度十分强硬。 来自大明的民用造船订单,除了承接风帆动力,绝不承接混合动力。 开价再高也没门儿! 据说,四叔为此还说过宜兰造船厂那些股东。 但这些股东,以及造船厂雇工工会,就是不松口,对大明这边的海商放出话:不蒸馍馍争口气!什么时候,大明这边的海贸,取消对燕藩的歧视不公政策,他们才会为大明海商承接混合动力海船订单。 也不知,为什么这些人,去了燕藩后,就这么团结。 连钱都不挣了。 这种团结,就连父亲都十分不解奇怪。 哼! 朱允炆收起思绪,冷哼一声,冷笑看着胡汉三等人:“还想要燕藩赔偿你们?没有砍你们的脑袋,也是因为你们跟在我身边,你们的船上,难道没有私藏违禁品?” “资敌的行为,若是四叔告诉皇祖父,都不用四叔动手,恐怕皇祖父就得把你们九族给灭了!” 胡汉三等人脸色变了变。 胡汉三压低声,低语道:“殿下,我们的货都随着船,沉入海底了,别说我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