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_第四百七十九章:倭国最有权势的女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九章:倭国最有权势的女人 (第3/5页)

/br>    木屐碰撞甲板独有的声音传来。

    女人和孩子转头。

    日野梓康快步走来后,女人低声询问:“大哥,燕王真的会给我们出路吗?”

    这美艳女人便是足利幕府,足利义满正妻日野业子。

    倭皇亲封的从一位、准天位,倭国最有权势的女人。

    日野梓康脸也带着对未来前途命运的担忧与迷茫,却还是点点头,低声分析:“十万诸侯联军覆灭半个多月了,若是燕藩陆军,真的要把我们赶净杀绝,应该早趁着,北方各个诸侯,家族主事之人战死,慌乱无措的时机,发起横扫之战了,可反观燕藩陆军,在折返兵库后,却按兵不动,我想,这位燕王是真的愿意给我们一条出路,只是,我暂时还不知,这条出路到底是什么。”

    日野业子点点头,不再说话。

    视线又情不自禁,被林立的桅杆吸引。

    看着密密麻麻林立的桅杆,巨大的战船,低声感慨道:“将军在听闻燕藩会干涉咱们倭国乱局时,曾一度以元朝征讨咱们,发生的沉船事件,嘲笑燕藩燕王来自中原,即便在四海之上立国,也改变不了中原大陆文明的根,认为燕藩不懂海洋文明……”

    哎!

    日野梓康默默叹了口气,这种论述,他也听过。

    不光足利义满说。

    很多诸侯,都认为,燕藩干涉他们倭国的战争,过程虽然或许不同,但结果肯定一样。

    都会像元朝征讨。

    再加上,明朝保守派派人送来的正面阻击,后方游击袭扰战术。

    以至于,联军上上下下都信心满满。

    又因联军内部一些原因。

    最终才定下,在燕藩援军抵达前,先尽可能打垮,削弱叛军集团的军事策略。

    也恰恰是这个原因,一战断送了十万联军。

    再无翻身机会,只能将命运交由那位英明神武的燕王手中。

    日野业子低语道:“事实证明,燕藩无论是海战,还是陆战,都是当今天下最强者,这样一个,出走大明,却继承了大明大陆农耕文明,以一己之力,推动其统治下,海洋文明的繁荣强大雄主,恐怕,燕藩的文明之力,已经超越中原天朝了吧?”

    “不止!”日野梓康低声道:“我被囚禁兵库期间,曾和燕藩的军人,以及燕王的学生有过接触。”

    “据了解,燕藩治下,还有数十万蒙古百姓,都是当初燕王北征灭元期间的俘虏,而燕藩混成骑兵协的强大,也证明,燕藩除了有大陆农耕文明,或许还有部分大陆游牧文明。”

    “我还打听过,这位燕王在北征彻底离开大明前,亲自设想规划了一个蒙汉杂居示范区,虽然没有亲眼看过,但据燕王的学生说,这个蒙汉杂居示范区十分成功,活跃、繁荣甚至超过了大明传统疆域,现在主持示范区的文武,一位是国公,一位是侯爵!那位国公,还是太子的妻舅,梁国公蓝玉,从其燕京,以及蒙汉示范区可以看出,这位燕王,对于整合各种文明,包容兼蓄,十分有一套,所以,meimei,无论如何,不要再有恢复倭国,恢复和族的念头了。”

    “从燕藩军靴在这片土地上响动的一刻,传承千年的倭国,就终结了,和族也不再存在了!”

    “燕王的学生,与我谈论中,提到了徐福,提到了,东方世界,也就是他们口中所说的亚洲起源于中原的论述,那一套炎黄子孙为生存,为探索世界,如同现在的燕藩,勇敢走出去,以及,为避免同属炎黄子孙手足相残,和推行造福天下百姓的理想论述已经十分完善了。”

    他在了解中。

    已经看的很明白。

    燕藩已经为自己军靴,在亚洲各国的土地上响动,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继承中原文明,弘扬发展的燕藩文化。

    本来就十分先进,十分吸引人。

    文化的魅力,必然会让各小国百姓,愿意承认那套炎黄子孙迁移,大家都是手足兄弟的论述。

    再加上燕藩那套造福天下穷苦百姓的理想论述。

    给了所有各国小民百姓利益的同时,也为其军靴响动,提供了正义性。

    利益,文化吸引、正义性。

    三者双管齐下。

    会有无数人,欢天喜地,乃至迫不及待,接受炎黄子孙的身份。

    其他政权,可没有他们倭国这种传承千年的,影响力极大的天皇。

    可以说,只要从倭国,总结出同化经验。

    这世界,恐怕除了大明王朝,就没有势力,可以阻止燕藩军靴的响动了。

    他此刻,已经能够想象到。

    未来,燕藩的军人、文官,高呼着理想,在舰炮声中、火铳声中、火炮声中,军靴响动声中。

    一个个政权势力,会轰然倒下。

    在政权统治下的百姓欢呼声中。

    燕藩的旗帜,高高飘扬。

    那些夹杂在理想中,的炎黄子孙迁移论、手足兄弟论,以及燕藩新文化、新文明、中原文化,在推行两个理念、两个主张进程中。

    一个个族群,历经千百年,如同中原汉人,在数千年前,就萌芽的朦胧族群性,会轰然倒塌。

    “和这样的人,同处一个时代,是如将军这般雄主们的悲哀,也是这个时代,普通人的幸运,对于我们这些精英来说,只能感慨一句,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