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八章:胡惟庸你被捕了 (第1/4页)
徐妙云微微蹙眉,手下意识抓住朱棣的衣袖,轻轻向后拽了拽。 哎! 这一幕,恰巧被朱元璋、马秀英看的清晰。 二人同时默默叹了口气。 他们都清楚,妙云丫头的皱眉小动作,以及手下意识,条件反射抓住老四衣袖,轻轻后拽的动作。 无不表明,这丫头对于回中原,哪怕是继承皇位的抗拒。 这种心情,倒也不难理解。 老四没有出走大明的时候,受了多少委屈。 担了多少风险。 两次领兵。 第一次,被冯胜出卖,纵横草原凯旋,看似风光荣耀无限。 可其中到底有多凶险? 老四回来也从未详细说过。 可其实,想想也知道。 一千多人,被二十万蒙古骑兵合击共剿,恐怕每一步都凶险重重。 第二次领兵,是回朝助战,北征灭元。 因为被亲近标儿的将领针对,为了团结全军,不得不率领偏师,向和林进攻。 在此期间,老四偏师一路的后路,在偏师经过后,完全被草原部落遮蔽,数月间,就是朝廷都收不到一点关于老四偏师一路的消息。 这种前方有敌人大军,后方被敌军遮蔽的战争,是个领兵之人,都知道,这种战争是九死一生之战。 也多亏了老四千里奔袭,打下了北元重镇和林。 若是当时没有攻克和林。 老四这一路偏师可就危险了。 而当时,标儿的东线也陷入了战败的危局中,若是东线完全溃败。 老四偏师深入和林,就会面临整个草原的围攻。 …… 老四在大明,受了这么多委屈,经受了好几次九死一生的风险。 妙云丫头怎么可能想让老四回去。 以这丫头的聪明,肯定也想到了。 即便他说服标儿让贤老四,但大明境内,强大的保守派,绝不会退让。 以及军中敌视老四的人。 老四回去,想要坐稳皇位,就必须把这个顽固保守群体打垮清洗掉。 其中,又有多少风险呢? 朱元璋收敛思绪,眼神期盼看向朱棣。 朱棣好不容易回神。 在这一瞬间,他想了很多。 父皇怎么会想到,让他继承皇位? 这太令人惊讶了。 作为一个后来人,谁不知道,父皇对大哥的支持。 朱棣视线平静迎上朱元璋目光,马车在平坦的永备道路上行驶着,车内的人,微微晃动。 外面的叫卖声、孩子嬉闹声、孩子为一个想要的小糖人和父母哭闹声传入。 朱棣摇了摇头,视线轻轻移开,扭头看向外面,自己一点一滴建起来的这一切,唇角浮现笑容。 扭头,含笑看着朱元璋,“父皇,孩儿不是一个野心勃勃,追求权力名誉的人,当初你把孩儿贬为庶人,送到土桥村时,其实孩儿心中特别轻松,那时候,孩儿就想着,像咱们大明所有的士绅一样,挣钱、买地、再挣钱、再买地,然后盖一栋宅子,娶一个知冷知热的妻子,过地主老财的小日子……” 徐妙云微微惊讶,诧异看着朱棣。 四郎对她,都从未提及,洪武九年,被赶出皇宫时,对人生的规划。 “后来在村子里认识了八叔他们,相处久了,有了感情,大家伙日子过的都不容易,八叔他们信任我,集体找到我,想让我带着他们一起干,找一条,过上好日子的路。” 徐妙云唇角浮现会心笑容。 这件事她知道。 八叔他们在土桥村祠堂,对四郎提出此事后。 那一夜,直到现在,她都历历在目。 那天夜里,下着雨。 四郎站在门口,看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站了很久。 也就是在那天夜里,她执笔,四郎口述。 写下了乡土村社的建设办法。 当时,真的只有不成熟的建设办法。 还未形成,现在的理论体系。 真正的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建设福建期间。 当时四郎就决定出海远走大明了。 借助建设福建的实践经验,初步形成两个主张的理论体系。 是为了远走大明,在海外能站稳脚跟。 以外族,客居的身份,立足四海。 如果没有这套理论体系。 单纯用武力去整合一个个族群,在四郎看来,是对雍鸣他们不负责任。 四郎走到今天这一步,其实并不是内心的名利欲望驱动。 “孩儿知道,这些年,父皇目睹孩儿和大哥的关系,急转直下,越来越紧张,父皇心中其实也难受。” “请父皇放心,我相信,我们兄弟间,一定能解决未来的问题。” “父皇也为大明的现状cao心,为大明未来的革新担心,孩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