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燕华帝国! (第3/4页)
事情发愁。 但有一样,必须得依靠中原。 人口! 朱棣看众人都在反思,笑道:“未来,时机合适,我们或许可以改用中华为国号,但现在不适合,我看,现在就低调点,暂时就用南华为国号吧,不过中华这个族群色彩的概念,可以提倡。这个族群概念,应该包含中原各族百姓、以及四海百姓。” “还记不记得我们当初出海时的理想?” “我们要为中原开拓更大的生存空间,我们要把中原文化传扬四海之上,弘扬中原文化,用中原文化,同化四海。”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将来燕藩建国,就只想我们这个小团体。当初出海时,我们这些人,许下的宏大理想愿望,也不能遗忘丢失,所以,利用中华这个族群色彩的概念,将四海和中原紧密联系起来,是必不可少的。” …… 朱棣话落,夏时敏举手,朱棣点点头后,夏时敏说道:“王爷,南华这个南,方位感太明显了,总给人一种偏居一隅的感觉,是不是燕华更好一些?” “咱们肯定不能单纯用燕这个国号,但臣认为,王爷以前毕竟做过燕王,燕华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是咱们得百姓,对于燕藩也有认同感、归属感了,贸贸然,完全更名为南华,对已经建立起的认同感、归属感恐怕会形成冲击,甚至产生思想上的混乱。” 朱棣皱眉思考。 提议用南华这个国号,他受曾经的影响很大。 却如夏大哥所说。 首先,南华给人一种偏居一隅的感觉。 而现在,燕藩并不是完全居于南方。 随着倭国献土献民被吞并。 南华这种偏居一隅,方位感太鲜明的国号,的确不适用。 其次,百姓对燕藩已经有归属感、认同感这一点,也的确应该考虑。 朱棣收敛思绪,见其他人若有所思,纷纷点头,笑道:“那好,就叫燕华。” “下一个问题,关于旗帜,我是这样想的,咱们得旗帜,用三色竖纹做旗帜,分别是金黄条纹,代表土地,白色条纹,代表咱们两个理念、两个主张的纯粹崇高理想,蓝色条纹代表大海。” “三色条纹,并排竖列,象征着,咱们燕华生活在土地上、大海中的所有人,都要紧紧依偎、拥护我们的主体思想。” …… 临近天黑。 朱棣才和众人,一起说笑走出议政殿。 经过众人反复商讨论证,建国的一系列事情,基本都议定了。 叶茂等人看到军情司方瑞、警署慕容寒后,就知道,二人有事找朱棣,简单与二人交谈一句,迅速离开。 朱棣带着二人来到书房。 落座后,询问:“你们联袂来找我,有什么事?” 二人相互对视。 方瑞主动汇报:“王爷,胡惟庸、吕本把咱们给他们发的暂居证扔垃圾桶了,这次来的这群人中,有好些人,气焰很嚣张,把咱们燕藩当做大明朝廷的附庸番邦,臣就借此事,和慕容署长合作,借敲打胡惟庸、吕本,敲打其他人,让他们明白,燕藩不是……” …… 朱棣听明白了。 听闻胡惟庸、吕本被拘禁二十四个小时,不由笑了,“行,这件事你们看着办。”
是应该敲打一下。 不然,接下来,这些人在一些重要场合。 比如他建国大典仪式上,颐指气使搞事。 不杀,不行。 杀,又会让父皇脸上无光。 “但你们要记住,这件事不要宣扬,咱们燕京的百姓没必要知道这些事,只要让大明这边那些保守派知道就行了。” 啪! 方瑞二人立正敬礼:“是!” …… 很快,胡惟庸、吕本被捕的消息,就在大明这边传开。 黄子澄、齐泰为首一些人,急的上蹿下跳,背着朱元璋,悄悄去警署,想办法捞人无果后,来王宫找朱棣,朱棣直接不见。 朱樉、蓝玉等人听闻后,只是一笑付之。 傍晚。 王宫。 晚膳后。 朱元璋叫朱棣陪他走走。 父子二人,出王宫,来到王宫后面,红树林中,直通海陆军大营的调兵永备道路。 这是一条封闭道路。 沼气路灯映照下,父子二人在灯下漫步。 某刻,朱元璋说道:“爹今天去看了你们燕京赛马场,还买了一张马票,竟然还中了三等奖,十两银子。” “父皇真龙天子,气运加身,中一等奖才合理……” “闭嘴!”朱棣的‘马屁’还没拍完,朱元璋就又好气又好笑喝止,含笑瞪了眼,继续道:“爹问了,你们这个马场,还是官营,赌博之事官营,是不是不好?” 朱棣笑笑,他早知道,父皇是要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