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_第四百九十一章:狰狞数字,十五万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一章:狰狞数字,十五万吨! (第2/4页)



    每排二十座!

    整整一千个小坩埚炉排列在一起,形成的壮观景象,对于大明这边众人来说,冲击太大太大了。

    太震撼了!

    蓝玉等人相互对视。

    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nongnong化不开的震惊。

    沐英迫不及待追问:“老四,你们这种小钢炉,每炉能产钢多少?”

    “一百斤。”朱棣笑着伸出一根手指头,“如果全部的钢炉,全都同时间生产的话,一天可产钢十万斤,不过做不到所有的钢炉全都开工,每天大约五分之一的钢炉开工。”

    主要是这种坩埚小钢炉缺点太多了。

    维护太耗时间。

    “那一年产钢多少?”朱樉追问。

    “今年还没统计,不过去岁全年产钢一百吨!”朱棣唇角微扬,心中自豪,难以掩饰。

    即便这种百斤小坩埚炉炼钢,技术含量十分低。

    但也已经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了!

    历史上,张之洞在湖北创建的大冶炼钢厂。

    一年也才十几万吨钢铁吧?

    现在在燕京,早了五六百年时间,已经能产钢一百吨了!

    即便这种钢的质量,比不上大冶炼钢厂的钢铁质量。

    但到底也是钢!

    到底,比锻铁更先进了一些。

    当然,客观事实也得正视。

    这种方式炼钢,耗能实在是太大高,成本太大了。

    五六个人,一天时间,只能练出一小炉子品质不均匀的钢。

    为了达到钢的整体品质均匀。

    单独一个小钢炉炼出来的钢材,还得和其他小钢炉中的钢材,混合重新熔化,浇筑成钢坯。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如果不进行这道混合重新熔炼的程序。

    每批钢材质量的差异太大。

    如果用来做自行车的轮圈,就会出现,有些自行车很耐用,有些使用不久就会坏掉的现象。

    产品质量不稳定,对产品力的影响太大。

    不过,只要靳宓他们搞出转炉炼钢,钢产量会增加,一年十几万吨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

    而质量也会更加均衡。

    ……

    一百吨!

    相比朱棣,对钢产量以及质量的不满意。

    大明这边众人,听闻这个数字后,瞬间沉默。

    一百吨!

    大明现在,钢产量为零啊!

    朱元璋看着一千个小钢炉,回神,“走吧,咱们去看看靳宓的实验。”

    朱棣点点头,在前面带路。

    片刻后。

    来到钢铁厂东边,一片单独隔离的空院子。

    众人仰头。

    看着面前,黑漆漆的钢铁‘巨兽’。

    两座高达十丈的高炉,相隔十米矗立在两侧。

    高炉后边,架设着完全由角钢、铁板,类似世纪大桥,用铆钉结构,打造的梯子、高炉观察台。

    两座高炉本身只有六七丈高。

    水泥钢筋浇筑的基座,就高达三四丈。

    两座高炉,放铁浆溶液的漏斗口,相对着,漏斗口下方,都用耐火坩埚砖,砌筑了一条导流铁浆溶液的导流槽。

    导流槽在中间汇合,形成一条向前延伸的导流槽。

    导流槽下方,是一个像金鱼缸的容器,口和底窄,中间‘大肚便便’肥胖的容器。

    在这个奇怪的铸铁容器后面,有一个似乎能容纳这个奇怪铸铁容器的大炉子。

    ……

    数百工人,正在忙碌。

    其中一个身穿灰色工装,戴着安全头盔的单薄背影,忙碌指挥着。

    “王师傅、刘师傅最后对蒸汽锅炉的排气管路、阀门进行最后一次检查!”

    “得嘞!”

    “刘二哥,对吊装矿石的龙门架混轮进行最后检查!”

    “好嘞,小王不要紧张,保证在正式生产前,排除一些隐患!”

    “小王就放心吧,这可关系到咱们这些炼钢厂工人的饭碗和分红,咱们比谁都希望这次实验能成功,只要成功了,往后,咱们燕藩质量更优秀的钢,就能大面积代替铁了!”

    “哈哈……”

    ……

    众人听着吆喝声、号子声、哨子声。

    朱元璋指着有些消瘦单薄的背影,“是靳宓吧?”

    朱棣笑着点点头,见准备工作差不多了,扭头低声吩咐炼钢厂厂长。

    厂长小跑离开。

    不一会儿,带着靳宓返回。

    靳宓安全钢盔下,一张脸满是灰黑,边跑边用衣袖胡乱擦拭,来到朱元璋面前时,已经变成了大花脸,咧嘴笑着,露出八颗洁白牙齿,“师公、师婆,你们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我去迎接你们啊。”

    朱元璋、马秀英含笑看着面前这个大花脸大小伙子。

    马秀英慈祥笑着,关心道:“比伱雄英师弟和采绿师妹成婚时瘦了很多。”

    靳宓笑着挠头,解释:“这段时间,建高炉的确有些累,有些忙,不过忙过这段时间就好了,只要这次实验成功了,用不了多久,我就能吃回去。”

    朱元璋把自己的手帕递给靳宓,询问:“这个营生,又累又苦还脏乱差,是你自愿的,还是你师傅的心愿,为了你师傅,所以才愿意吃这份苦?”

    以靳宓他们跟随老四和妙云丫头,接受的教育。

    说实话。

    靳宓这些孩子,就算去为官,肯定也会成为能臣干吏。

    至少,如果换在大明。

    一个孩子这么有才华有能力。

    绝不会来钢铁厂,做这种又苦又累,把自己搞得脏兮兮的营生。

    靳宓看着朱元璋递来的手帕,连连拍手,“师公,我用毛巾就行了。”

    话中,解下系在脖子上的毛巾,用力擦擦脸,边擦,边灿烂笑道:“师傅让我们从事研究,起初,我们的确都有些不理解,可后来我们都明白,师傅的一片良苦用心。”

    师傅是害怕他们步入官场那个身不由己的漩涡。

    最终被这个漩涡,吞的连骨头渣都不剩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