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四海燕华,历史的岔路! (第4/5页)
可以吃七十只蝗虫,每只椋鸟,一天可以是一百五六十只蝗虫…… 根据蝗灾情况,计算投放多寡的动态问题? 鸡粪对根茎的灼烧问题? 曾几何时,他们听说朱四郎的一个学生,带着其他几个学生,玩动物、玩标本,还笑话对方。 可现在,这个玩标本,不学无术的乡野小子。 说的头头是道。 似乎真有办法,解决困扰中原数千年的蝗灾问题。 蓝玉笑着拍了拍周潮肩膀,“我们蒙汉示范区有一部分自由支配的地方财政,回去后,我就和张玉商量,投资你这个研究,我们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是蒙汉示范区发生蝗灾,你这个小家伙必须回来帮我们治理蝗灾,敢答应吗?” 周潮顿时满脸激动。 这是他们生物学,除师傅,第一次收到的外来资助! 下意识看向东旭、春晓几位师兄师姐。 东旭等人笑着点头鼓励。 周潮挠了挠头,又重重点头,“敢!” 哈哈…… 蓝玉爽朗大笑,“那就这么说定了,咱回朝后,马上派人给你送钱!” 话罢,蓝玉看着周潮。 他突然发现,朱老四这些搞研究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腼腆! 总喜欢挠头。 难道,这是搞研究之人的共同特点? 蓝玉含笑摇了摇头。 嘟嘟嘟…… 就在此时,悠长号角声响起…… 燕世子,朱雍鸣回来了! 众人看着庞大的舰队,缓缓靠近,全都精神一震。 海军舰队,搭载部分退役人员的海船,没有停留,径直驶向海军军港。
旁边没有戒严的码头。 一群身穿儒衫的读书人,从船上下来,纷纷看向这边。 “发生了什么事?” “围观者好像在议论,燕世子回来了。” “咱们也去看看。” “哎,也不知,燕藩国子监,接不接收咱们这些从占城、南朝、阿瓦王朝、陈朝偷渡来,向往燕藩的读书人。” …… 原来,这是一批,偷渡来的读书人。 就当这批偷渡客拥挤过去,围观时。 他们身后码头上,一艘挂着陈字旗的商船缓缓靠岸。 陈朝储君陈寿,站在舰首,看着雍鸣乘坐的旗舰,缓缓靠近戒严的码头。 燕藩…… 太强大了! 这些年,派来的细作,不是没有带回有关燕藩的消息。 可只有真正来到燕京。 才能从十五丈高的炎黄钟楼、横跨海湾的大铁桥、南岸,冒着滚滚浓烟的工业区…… 真正感受到,燕藩强大带来的震撼冲击。 在无数双眼睛注视下。 雍鸣在毛骧陪同下,从旗舰下来。 雍鸣看到一群师兄师姐时,唇角露出笑容,步履变快。 “师姐,我太想念你们做的好吃的了。” 哈哈…… 见面头一句话,就把众人逗得哈哈大笑。 春晓含笑,伸手捏了捏雍鸣耳朵,打趣道:“在倭国是不是胡吃了,小心师傅知道,把你每天负重拉练十里,变成二十里!” 他们也不知,师傅为什么特别严格管理小师弟吃这方面。 但从小,师傅就对小师弟吃饭的问题,严格要求。 允许吃饱。 但绝不准贪嘴! 春晓他们哪里知道朱棣的一片父爱之心。 朱棣这样做,是担心雍鸣像历史上,变成一个大胖子。 肥胖给身体造成太大负担,影响雍鸣的寿数。 春晓他们只看到,他们的小师弟这些年,长成偏偏少年郎。 当然,就是一个缺点,让人抓狂。 做正事时,小师弟一本正经,还少有的矜持。 但凡私下里,脸皮就极厚极厚。 对此,师傅、师娘竟然默许放纵了。 恐怕,当今天下,也就师傅、师娘才会对他们这些孩子,如此纵容吧。 “师姐,你可别瞎说!”雍鸣脸色立刻就变了,眼珠子转动,首先查看四周,确定朱棣没来,才松了口气,一本正经说道:“倭国没什么好吃的,我可没胡吃,不信,你们为阿毛叔!” 毛骧配合孩子们的玩笑,笑着点头。 其实,经过少爷少夫人的引导教育。 世子的自律性好的很。 随着年龄增长,虽然还有贪嘴的毛病,可从不胡吃海喝。 当然,脸皮厚这一点,非但没有改变,随着年龄增加,倒是越来越厚了……哈哈…… “拜见世子。”蓝玉带着众人,时机恰当走上来,行礼。 雍鸣忙收敛和师兄师姐们在一起时的放松状态,郑重扶住蓝玉,“梁国公,诸位大人可别折煞小子了,咱们就不要在这里堵着,影响正常商贸了……” …… 很快,雍鸣骑上祈婳给他带来的自行车,一群孩子,欢快笑着,消失在码头上。 刚来燕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