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让大明看看,如何人可胜天! (第3/4页)
的声音响起,“要不要减速王爷?” “都找把手抓紧!”朱棣看着前面一个大弧度拐弯,提前骑马赶来的研究人员,也都骑马站在远处,紧张盯着。 朱棣摇头:“不用,就以最大速度实验,我相信,这次肯定能成功!” 之前的试车,就屡屡在转弯上发生事故失败。 嗞—— 尖锐的摩擦声响起。 蓝玉、方孝孺第一时间感觉到,身体向轨道内侧倾斜。 他们无法看到,车底,车轮和轨道摩擦,喷溅的火花。 这个拐弯处其实并不算大。 完成拐弯,其实也只用十几秒时间罢了。 可尖锐的摩擦声中,无论是机车内的朱棣等人,还是外面坐于马背上的研究人员,全都仿佛度日如年。 “成了!” “成了!通过了!咱们成了!” …… 当目睹机车没有倾覆,车轮没有脱轨顺利通过时。 外面的研究人员顿时激动大喊大叫,拼命催马追赶机车。 “王爷,咱们成了!成了!” 朱棣含笑站在门口,冲骑马大喊的研究人员笑着招手,暗暗松了口气。 为了解决机车脱轨、先后对车轮进行改进。 明确了车轮外径小于内径。 并且还在车轮内圈设置了一圈凸起的轮缘。 为了解决拐弯问题,反复实验,最终找到了,外轨道超高与转弯半径之间的一般关系。 他虽然知道这些技术理念。 但具体的关系,他并不知道。 如何正确施工也不清楚。 所有的一切,都要研究人员一点点实验。 …… 蓝玉、方孝孺看着外面,伴随着机车狂奔大喊的研究人员。 高兴之余,充满了感慨。 燕华…… 每一次来,总能给人惊喜、震惊! “王爷,减速指示牌。”某刻,当前面出现减速指示牌时,杨六六提醒。 朱棣吩咐:“开始释压!” 杨六六转动阀门。 嗤! 机车后方,释压管道喷出nongnong白雾。 机车明显开始减速。 朱棣坐回位置上,在蓝玉方孝孺注视中,双手握住车轮刹车杆,猛地用力向后拉动。 嗞! 摩擦产生的尖锐声,更加刺耳响起。 机车缓缓停下来。 …… 蓝玉、方孝孺跟着朱棣下车后,顾不上,双脚轻飘飘的感觉,便迫不及待围着机车转圈打量。 …… 当天中午。 朱棣宴请方孝孺、蓝玉。 方孝孺直言大明朝廷求援。 同时,蓝玉也将朱元璋灭陈那番话,转达朱棣。 午后。 战前动员有些紧急事情,需要朱棣处理。 蓝玉、方孝孺在周潮陪同下,来到他的生物研究场。 马车驶入一片用铁丝网围住的杏树林。 杏儿正成熟。 一只只鸡在树林下,啄食嬉戏。 周潮带着蓝玉、方孝孺下车后,介绍道:“方叔,这里有五千只鸡,不过,今天午间吃饭时,根据你们介绍朝廷农村养殖情况,我认为不需要从我们燕华转运鸡回去,只要带上红粉椋鸟,几种蝗虫的天敌鸟类就行。”
“迅速大规模筹集大量的鸡,是为了迅速遏制当下愈演愈烈的蝗灾。” “而几种蝗虫的天敌鸟类,是为了以后长远考量,引入蝗虫的天敌,让这些鸟类,在蒙汉示范区内繁衍生存,往后,有这些鸟类存在,就能遏制蝗灾,用食物链的方式,防范蝗灾,把蝗灾扼杀在萌芽中。” …… 方孝孺二人认真听着,不时提出疑问:“小周潮,这些鸟类是杂食动物吧,会不会泛滥,将来对庄稼造成危害?” 周潮笑着挠头,“不会,鸟类也有天敌,尤其是椋鸟,他们喜欢在石头缝、石头堆进行筑巢,草原上的野猫、黄鼠狼、老鹰都是他们的天敌,经过我们反复研究,只要引入的物种,在原有的生物链环境中,存在天敌,这条食物链在短暂波动后,很快就会恢复平衡。” “野猫、黄鼠狼因为椋鸟出现,繁衍速度会短暂加快,但很快,他们的天敌,狼、老鹰这些也会增加,最终,新的食物链很快又会恢复平衡!” “而新的生态系统中,因为出现了椋鸟等蝗虫天敌的鸟类,这个生态系统,往后就很难再出现,蝗灾泛滥的情况,除非,人为破坏了生态链的平衡,比如,人们不加节制的猎杀食物链顶端的老鹰、狼等动物,让下层食物链失去制约……” …… “其实,这食物链相互制约的道理,就和我师傅搞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一样,一个好的生态,一定是百姓、商人、官员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 哈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