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零一章:看你能狂多久! (第1/5页)
东宫。 胡惟庸、吕本、黄子澄、齐泰位列朱标书房左右两侧。 朱允炆站在朱标身边。 所有人,视线悄悄落在,翻阅密奏的朱标脸上,观察朱标神色同时。 竖耳认真听锦衣卫副指挥使纪纲汇报。 “根据宋三思送回来的密奏显示,燕藩外务部部长解缙出访陈朝的时间点在陛下给燕王灭陈口谕之前,而且,从解缙的行为举止以及言论,可以看出,解缙的出访,盛气凌人,根本就没想和平解决,似乎更像是,直接下最后通牒,乃至最后战书。” “其所有言论中,有一句话最为嚣张,过往几年,我们王爷不上你们的餐桌,你们把我们王爷,我们燕华当做菜单上的菜肴,从现在开始,当我们王爷坐在餐桌上,当我们燕华坐在餐桌上时,希望你们能够承担起后果……” …… 嚣张! 狂妄! 吕本等人,听到这里时,脸色十分难堪,全都捏紧了拳头。 表面看似冲着陈朝。 可那句‘伱们’已经表示的很明显了。 朱皇帝的灭陈口谕尚未抵达,朱四郎怎敢如此狂妄,针对东宫支持的陈朝! “宋三思提醒我们,陈朝似乎也想甩开朝廷这边,独自灭燕华,似乎想要独吞燕华的一切工业成果,宋三思反复强调,燕华的工业成果,绝不能让陈朝独吞,哪怕是双方共同持有都不行,他认为,一旦陈朝得到燕华的工业成果,必将在未来,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宋千户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了?”纪纲略微停顿时,黄子澄开口。 他承认,燕华的工业技术的确先进。 可他不认为。 陈朝得到燕华的工业成果,就能成为大明的心腹之患。 大明何等体量! 何等地大物博! 岂是得到一点工业成果的陈朝可以比拟? 其实,他希望,陈朝打垮燕华。 朱皇帝还不知道什么时候驾崩呢,朱皇帝一日不死,太子即便监国,他们也不敢促使太子向朱四郎开战。 可如果任由朱四郎继续发展下去。 将来,恐怕就很难遏制朱四郎了! 众人全都看向纪纲。 从燕华观摩回来,已经两年了,燕华的具体情况,说实话,他们比不上这个情报头子。 只是听说,燕华完成了什么产业升级。 生产线配置了蒸汽机动力。 可一个蒸汽动力。 就有这么大的威力? 朱标放下宋三思的密奏,在密奏中,宋三思说的比纪纲更详细。 对工业的威力,似乎更加痴迷。 宋三思距离老四燕华近,或许有一定道理。 但宋三思的密奏中,并未给他描绘出一个,生动形象的燕华。 佐证其言论的数据,太模糊笼统。 纪纲一时间被所有人看着,不由有些紧张,幸亏,关于燕华的情报,依托锦衣卫燕华分系统,他搜集的比较详细。 “禀太子爷,臣只说几个数据,大家就明白,燕华现在的工业威力。” “截止目前,燕华已经建成了除第一座实验炼钢转炉外,另外三座更为大型的炼钢转炉,钢年产量已经达到了三十万吨!” 胡惟庸、吕本等人眼角狠狠跳动。 钢年产量就三十万吨!? 确定是万吨?! 当初他们从燕华观摩离开时,燕华才刚刚建成一座实验性工业转炉。 当时满打满算,年产量好像也就七八千吨! 朱四郎当时还说过,那座实验性工业转炉,至少要运行半年时间。 在工业化生产中,总结新技术的缺陷,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的炼钢转炉。 也就是说。 在往后的一年半时间内。 燕藩就直接把钢产量,干到了三十万吨! 三座大型转炉。 每座转炉,每年可产钢十万吨!? 大家就是再不懂工业,不懂军事,也很清楚,钢铁产量某种程度,决定了军事力量。 朱标看了眼,满脸震惊的胡惟庸等人,“继续说。” 纪纲继续道:“宋三思送回密奏同时,蓬莱行省的锦衣卫,也送来了一份确定消息,燕华的确造出了铁甲战舰,他们亲眼看到,铁甲战舰在白天,驶入鸡笼屿造船厂进行检修维护。” “多少艘!”吕本急切追问。 纪纲回答:“十六艘。” 呼! 吐气声接二连三响起。 吕本小声喃呢,“十六艘就不怕。” 据他所知。 朱四郎原本的一百五十多艘海军战船,这些年,除了两艘公爵级旗舰。 其他都陆陆续续改装成武装商船,卖给了次大陆的倭国诸侯小国。 两艘公爵级旗舰。 加上十六艘铁甲战舰,也才十八艘罢了。 反观陈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