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去见朱四郎的学生,去求朱四郎的父亲! (第3/4页)
> 其实此事的核心内涵不是专针对他们。 而是针对整个官场的官僚风气。 针对,民间百姓中,广泛存在的尊卑贵贱陈腐之风。 燕华的官员,在燕王发起这场改造民间陈腐之风中,都能积极支持,大家这些年,事事向燕华看齐,有什么不能接受? “南有福建,北,咱们要把示范区,打造成另一个福建。未来,这两个地方,将从南北两个方向,深远影响中原!” …… 蓝玉、张玉听闻后,连连含笑点头。 …… 数日后。 张北西面。 哈流土河旁。 河水像一条白练哈达,自北向南缓缓流淌。 河岸两边,原本丰茂的植被已经光秃秃了,密密麻麻的蝗虫,继续啃食着,牛羊都很难咬住的草叶。 大规模的蝗虫队伍,已经沿着哈流土河,向南向北迁徙了。 可即便尚未开始迁徙转移的蝗虫,密集度,依旧让人头皮发麻。 而这样的景象,正在整个蒙汉示范区上演。 一辆辆,装有巨型木质鸡笼的马车,停放在河边。 附近生活定居中原迁民百姓、蒙古百姓,闻讯全都赶来,眼含期盼,看着方孝孺等人,以及,一个个装鸡的鸡笼。 周潮、方孝孺等人,全都站在一辆辆马车上鸡笼旁。 砰砰砰…… 某刻,爆竹声响起时。 周潮、方孝孺、金豆子等人相互对视,同时打开鸡笼笼门。 呱呱呱! 一群从中原千里颠簸转运而来的芦花鸡,瞬间发出欢快鸣叫,争先恐后,扑打着翅膀,从笼子内蜂拥冲出。 落地后。 短暂舒展翅膀。 锐利眼睛,很快就盯上了,依旧在啃食草叶,尚未察觉危险来临的蝗虫。 尖锐的喙猛地瞄准一只只蝗虫啄下去。 尝到美味的公鸡,呱呱叫着,扇动翅膀,带着一群群雌鸡,形成一个个小团体,沿着河岸,挥动翅膀,奔跑追逐着意识到危险来临,成群成群飞起落下然后又飞起的蝗虫。 场面好不热闹。 围观百姓,忧愁的脸上,出现一丝丝希望。 方孝孺、蓝玉等人比较谨慎。 能不能有效遏制蝗灾,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经过抽样调查才能确认。 他们的身份,不会因为看到一点希望,就认为万事大吉。 随后,方孝孺等人在周潮陪同下,来到河边,一片由巨石堆建成的乱石林。 一支支装椋鸟的笼子,摆放在乱石林旁。 当笼子打开。 椋鸟冲天而起,短暂惊慌无措后,追逐着蝗虫逃窜方向远去…… 方孝孺凝视椋鸟消失在视线内,有些担心道:“小周潮,椋鸟真的还会回到这边,咱们人为堆建的乱石林?” 周潮很肯定笑道,“一定会,鸟类和咱们人其实也有共通之处,在陌生环境中,总喜欢找一些与曾经相似的环境栖息” “在燕京时,我们就是用乱石林为椋鸟提供栖息地,现在,咱们在这个示范区内,建设了大量这样的乱石林,他们首先会在这些乱石林内安居。” “梁国公、忠信侯,一定要提醒示范区百姓,在最近一年内,椋鸟尚未适应示范区的自然环境前,千万不要人为破坏这些乱石林。” 蓝玉拍胸脯保证,“放心,只要椋鸟能防治蝗灾,我敢保证,百姓不但不会破坏乱石林,往后,示范区内的百姓,逢年过节还会来拜祭这些乱石林,说不准,还会给椋鸟修建庙宇呢!”
周潮不由笑了。 这还真有可能。 百姓或许会把椋鸟,当做灭蝗的神祗。 周潮万万没想到。 示范区百姓,乃至整个草原,的确修建了大量庙宇。 不过,其中神祗法相,是以朱棣和他的形象塑造的。 遍布草原的灭蝗神祗庙宇中,他站在朱棣身边,以椋鸟为主的几种蝗虫天敌鸟类,站在他的发顶。 左右肩头,各站着一只雄赳赳的雄鸡鸡和雌鸡。 …… 随后一个月。 随着中原筹集的鸡,不断转运而来。 周潮、方孝孺等人,在一个个选定的投放点,将鸡群投放下去。 各种好消息,随着鸡不断投放。 不断汇总到张北城救援总指挥部。 当阴山以北的部落,派人请求蒙汉示范区救援帮助时。 消息也先于金陵,传到了一直紧盯灭蝗行动的马哈木处。 绰罗斯部。 汗帐内。 “人力,真能与天抗衡?”把秃孛罗放下信报后,难以置信看向马哈木。 汗帐内,所有人都看着马哈木。 他们中,若论谁最了解燕华,非马哈木莫属。 马哈木也颇为感慨、震惊,环视众人说道:“对周潮这个生物研究团队,我了解的也不多,只是听说,他们研究什么动植物标本,什么进化论、食物链等等,具体研究什么、如何研究就不得而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