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朱标愤怒! (第3/4页)
许久,突然叹了口气。 指着锅炉和气缸,说道:“这么多年了,咱们这边,拆解燕华最原始的蒸汽机,仿造这种最原始的蒸汽机都不过关。” “气缸密封使用的橡胶就不说了,锅炉铸造过程中的沙眼问题,依旧解决不了……” …… “更别说,燕华海军战船上,使用的那种小型分布式锅炉了,不肯向燕华低头,自己又没有决心、恒心、毅力去花功夫钻研,长此以往发展下去,真是一步慢,步步慢,别说迎头追赶,再过些年,恐怕连人家燕华的背影都看不到了……” …… 俞翊脸色变了变。 “技术装备落后,兵源素质,训练落后,还敢扑向南边……” “父亲慎言!”俞翊终于忍不住,忙提醒,挥了挥手,赶走家丁,小声道:“父亲,我们是臣子,有些话不能说,你总得为咱们家,老老少少这么多口考虑吧?” 哼! 俞同渊气哼一声,“我还是水师统制,我麾下那么多兄弟,很多人从陛下起义时,就追随我,一直到现在,我也得替他们考虑,眼睁睁看着他们去打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去送死……” …… “我就是要说,就是要让别人听到!” 俞同渊声音越来越高。 俞翊脸苍白,身子都有些颤抖。 可却不敢忤逆。 “罢了罢了!” 许久后,俞同渊突然泄气,拍打着蒸汽机的轮子,看向俞翊,“这些年,为父压着伱,不让你进入军中,看着你弟弟在王爷海军中,心里不是滋味对吧……” 这些年。 为了俞家。 他一直压着长子。 让长子在家里读书,考功名。 说白了,就是不想让家族子弟,再走军旅之路。 毕竟,俞家不能父子、兄弟,同时在大明、燕华两个政权军中,都占据显赫地位。 原本,他打算,等自己站完最后一班,争取为大明水师发展,再贡献点力量,彻底退下来。 俞家就彻底淡出军界。 长子读书考功名。 即便考功名不行,但只要通过读书,增加能力。 凭着他留下的侯爵爵位,走文官一途,也不成问题。 可没想到,为水师发展站最后一班这个心愿,随着太子把他罢免,不管有多少苦涩和无奈,也算是终结了。 俞翊笑笑,开朗道:“父亲又不是不知道孩儿,孩儿从小愚钝,没有军事天赋,孩儿也不喜欢打打杀杀……” 俞同渊苦涩笑笑。 俞翊看着俞同渊,鼓足勇气,“父亲,孩儿不想读书考功名了。” “不考就不考吧。”俞同渊感觉亏欠长子,摆手道:“反正,只要你有本事,有能力,凭借着咱们家这个与国同戚的传家爵位,没有功名傍身,也能为官……” “孩儿也不想为官!” 俞翊一句话,令俞同渊不由皱眉,“不想当官,你想做什么?” 混吃等死? 败坏俞家家风吗? 说实话。 俞家的财富,只要不是生出一个混账,十辈子都吃不完喝不完。 且不说开国后,陛下的封赏。 在打天下期间,战争中得到的浮财,就是寻常百姓家,活千年都赚不到的。 他们这些开国将领,家家都如此。 只是人心贪婪。 哪怕是拥有寻常人家,千年都赚不到的财富。
开国后,武勋集团中,很多人都还与陛下讨价还价,要权捞钱。 当然,他没有如此。 俞翊小声道:“其实……其实孩儿这些年,表面上读圣贤书,背地里,一直在偷偷看一些杂书,近些年,主要看燕华总结的那些机械技术类书籍……” 俞翊看俞同渊没有生气,胆子也大了不少,越发镇定,“孩儿想效仿燕王燕京,用咱们家的钱,开办一个研究技术的机构,请一些大匠师傅,还可以和太孙妃的工厂进行合作……” …… 俞同渊仔细打量着长子。 想确定,长子到底是不是真喜欢这件事。 虽然在中原。 工匠依旧卑贱。 技术依旧是文官、士绅口中,上不了台面的杂学。 可他这个经常和燕华海军接触的人,不会这么认为。 何况,就连周王这些年,都一门心思,在封地,招揽人才,研究植物。 培育出的紫花苜蓿,还被蒙汉示范区引进了呢! 前些年,周潮为首救援队来明,帮助朝廷治理蝗灾时,向陛下提出,愿意为朝廷委培懂生物的人才时。 周王还把自己麾下,跟他一起搞研究的十几个年轻人,顺势送到燕京学习。 朝廷派往燕京,让燕京委培的人员回来。 周王派去的人还没有回来。 据说,要跟着周潮的研究团队,深入学习。 长子若是真喜欢,他是支持的。 朝廷这边,官方下辖的研究机构,充斥着各种官僚作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