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第一次来燕京,以失败者的身份! (第2/3页)
r> …… 朱元璋满脸感慨。 说着,扭头,笑道:“也不知,这些年,燕京的变化有多大,这次你大哥没来,你好好看,回去后,讲给伱大哥。” “嗯!”朱允熞笑着认真点头。 朱标看着朱元璋、朱允熞互动。 他有四个儿子。 两个女儿。 四个儿子中。 允炆的性格最像他。 允熥性格有些软弱,而且资质也比较平庸,不惹事,但也没有优秀的表现。 甚至,还有些怕他。 总之躲着他。 至于三子允熞,则完全是雄英的铁杆支持者。 如果他和雄英意见相左,多半支持雄英。 …… 朱允熞和朱元璋说话,朱标思绪再次繁复涌现之际。 朱樉等人,也相继从船舱内走出。 朱樉伸了个懒腰,抬手,故意用力拍了拍朱允熞肩膀,笑道:“好好跟着你大哥,将来咱们大明革新,你大哥身边,不能没有一个,任劳任怨的人帮扶。” “嗯。” 朱允熞笑着点头。 朱元璋扭头瞪了眼朱樉,“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话中,余光看了眼朱标。 老二这是在含沙射影,指责标儿。 朱樉瞥了眼朱标,笑着提醒:“父皇,你骂了我,也骂了你自己。” 哼! 朱元璋被气笑,抬起拐棍,不轻不重在朱樉腿弯抽了一下,“是不是觉得咱老了,就打不断你的腿了!” 呜呜呜…… 悠长的汽笛声,突然在前后、左右响起。 前方岸防炮炮台内。 汽笛声响起瞬间。 朱标就看到,一个个身穿白色海军军装的士兵,整理着军装同时,从炮台内跑出来。 在海岸边排成一队。 “敬礼!” 当舰队驶过时,海岸两侧,黝黑粗壮炮台炮管下方的海军岸防士卒,抬手敬礼。 舰队中,战船上、运输船上的海军将领以及战士,也站在甲板上、舱室内,向炮台回礼。 朱标看着这一幕,默默不语。 他注意到,侧前方的指挥使内。 堂堂燕华,一部,海军部长,吕珍都站在玻璃窗前,向岸边战士敬礼。 要知道,这只不过是一次寻常的入港罢了。 从一些细节上,就能看出好多东西。 至少,在朝廷军中。 除了蓝玉、俞同渊为首,希望效仿燕华进行革新的将领。 其他,绝大多数将领,从来都不屑于,向底层士卒敬礼。 舰队驶过后。 岸上的岸防营将士放下手,小跑出cao开始,一二一的口号声也接连响起。 朱标盯着看了许久。 直到海岸两边,出现一排排,鳞次栉比的三四层建筑群。 以及岸边,各种叫卖的嘈杂声传来时,才收回视线。 看向岸边。 首先是海滩映入眼帘。 海滩后方,一排排椰子树后方,隐约可见,一条宽阔的灰色水泥道路上,人影绰绰。 有在街边摆摊的。 有新式的马车驶过。 更多是密集的自行车车流。 自行车多的吓人! 五六年时间,自行车在大明,也不是什么稀奇东西了。 金陵城内就到处可见。 但与眼前,椰子树后,道路上行使的密集车流相比,还是完全没法儿比。 似乎在燕华,几乎人人都有一辆自行车。 朱樉似乎看出了朱标的惊讶,介绍道:“去岁,尚炳给我写信,老四他们年终统计,燕华的自行车普及率,已经做到了,每五人两辆,这几年,为了不冲击朝廷的自行车制造,燕华内部,制造的六七十万辆自行车,几乎全都内部自行消化了……” 燕华的自行车制造。 得益于蒸汽机生产线的使用。 以及钢铁、橡胶原产地的廉价性。 成本已经很低。 如果向大明倾销的话,侄媳妇儿那个自行车工厂,在成本上,根本无法和燕华竞争。 不过,老四燕华内部的潜力,也几乎已经挖掘到了极限。 每五人两辆自行车。 几乎等于,燕华每个家庭,就有两辆自行车。 最少都是大人一辆。 上学读书的孩子一辆。 他猜测,老四抓住老大针对燕华的契机,覆灭陈朝,其实并不单单是为了反击老大。 恐怕,也有为燕华工业品,寻找出路的目的。 如今,燕华不向中原倾销工业品。 就只能向西开拓销售市场。 而堵住马六甲海峡的陈朝,在燕华内部工业品市场趋于饱和的同时,只能用战争方式,打垮陈朝,打通马六甲。 当然,他之所以能分析出这些。 得益于尚炳这些年,一直在燕华读书。 寄回来的书信,又有姚广孝这个大和尚,逐字分析。 朱标看了眼朱樉,询问:“尚炳和高炽同岁吧,在燕华求学十几年,准备什么时候回咱们大明?” 朱樉看着朱标,叹了口气。 他本意是提醒老大,这些年,老四为了大明利益,燕华放弃了多少自身利益。 他不信,老大听不出他的提醒。 可老大,却转移话题。 朱樉挤出一丝笑容,“现在尚炳都不想回咱们大明了,这些年,每年过年时候回去看我和观音奴,总说咱们大明太落后了,太没意思,还让我问问他大伯,大明什么时候,才能追上他四叔燕华……” 朱棡不停悄悄拉朱樉衣袖。 朱樉气呼呼扭头,“老三,你拉我衣袖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