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六章:活神仙张三丰亲自迎接! (第3/3页)
lass='gcontent2'> 若非恰逢燕王回来。 他们想见一见这位活神仙,恐怕也是求而不得。 铁铉强压着激荡的情绪,做一请的手势,“张真人,请。” 很快,众人来到最大的一座码头前,再次站定。 张三丰被众人簇拥着。 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后。 铁铉转移话题,请教道:“真人观福建如何?还有什么需要改进之处?” “福建可以说是我朝,最发达的行省之一了,较之老道十几年前来福建,现在的福建,无疑更加繁荣富强,家家户户仓廪足……” “农村,完善的农田水利建设,山林中,成片成片的各类果树……” “村村都有,富有特色的村办工厂,福建虽然重工业发展缓慢,但轻工业产业区,却已经发展起五个……” …… “论经济发展,福建当之无愧是我朝所有行省中首屈一指的。” 福建官员,脸上都露出,与有荣焉的自豪笑容。 这些年,随着全面开海后。 江浙等地,虽然抢走了,原本属于福建的海贸第一大省的位置。 但福建,并没有因为丢失海贸地位而衰落。 相反,按照王爷当初制定的战略。 继续坚持对外海贸,对外开拓的路线外。 开始全力发展,燕王当初制定,却没有来得及施行的向内经济战略。 全力开发,大明内部市场。 两条腿走路。 让福建,即便丢失了海贸第一大省的殊荣。 福建依旧十几年,牢牢霸占着,朝廷第一赋税大省的位置! 江浙对此咬牙切齿,想要追赶,却怎么也办不到。 至于原因嘛。 其实也众所周知。 福建模式! 如果江浙等地,肯全面推动雇工身股制,凭借江浙地区的资源优势、人口优势。 说实话,肯定有一天会超越福建。 可谁让江浙地区,这些年,始终是保守风气占据上风。 “不过……”张三丰突然话锋一转,“相较于蒙汉示范区,福建作为大明首个全面变革的行省,我看,这些年,对于新风潮,新风尚的积极吸纳方面走到后面了,老道两年前,曾去过蒙汉示范区……” 铁铉连连点头。 风潮、风尚方面,落后于蒙汉示范区,他是知道的。 毕竟,他和练子宁是好友,经常互通书信。 对示范区他是了解的。 示范区蒙汉杂居,两种文化的融合,形成的崭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而示范区在政策方面,朝廷也予以了十分宽松的氛围。 …… 种种原因造成了,示范区在变革方面,更容易接受。 朝廷对此,多半也睁只眼闭只眼。 于此同时。 来码头盯梢的锦衣卫密探,则焦急催促,“快!快把张三丰出现在福建,亲迎燕王的消息,快马加鞭送回朝中!” 呜呜呜…… 就在此时,悠长的汽笛声,从拓宽的闽江河道下游传来。 “汽笛声!” “快看!铁甲舰!燕王的铁甲舰!” “燕王回来了!燕王回来了!” …… 当人头攒动的百姓,看到下游,十六艘铁甲舰组成的舰队,浩浩荡荡,在汽笛鸣响声中驶来,整个码头瞬间沸腾。 …… 欢呼声响彻整个码头。 朱棣被惊动。 从船舱走出,站在舰首,看着欢呼的码头方向,手忍不住攥紧护栏,一时间,思绪万千,‘回来了,阔别十几年,他再次回到福建了。’ 徐妙云、乌云琪格为首众人,站在朱棣身边,看着远处人山人海的景象。 全都,默默看向朱棣。 就当朱棣,即将站在福建的土地上时。 金陵! “报!报!报!” “燕王途经福建,将经由金福线回朝!” 一名锦衣卫,搭乘火车,历经数日时间。 也终于将朱棣,回来的消息,送抵金陵。 顿时。 整个金陵瞬间躁动。 金陵上层,闻风而动。 一辆马车,从朱紫巷驶出,驶向皇城。 马车内。 吕本激动握拳,和坐在对面的胡惟庸,相视得意一笑,狰狞笑道:“胡相,朱四郎回来了!” 胡惟庸含笑点头。 看向已经出现在视线中的洪武门。 太子在奉天殿召集所有人。 朱四郎回朝,震动的确很大。 若是朱四郎死在此番回朝过程中,想必,震动更大!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