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一章:于少保告御状! (第1/3页)
“心无私欲,何惧之有!” 铁铉、马全听闻身后少年读书人的话,不由转头。 二人脸上神情各不相同。 马全撇了撇嘴,暗暗嘲弄一句:果然是些热血愣头青。 他年轻时,何尝不是如此。 何尝没有这种想法。 可真正历经科举重重险阻,从独木桥,杀出重围,步入官场,才会发现当初年少时、年轻时说过的那些话,多么令人面皮赤红guntang。 圣人所教的大道理,尽是一些屁话。 他入官途的第一节课,印象十分深刻。 当时大明刚刚立国。 陛下严于律己,同时,对官员管束的十分严格。 他被启用。 担任地方县丞。 当时的大明,历经战乱,可谓是百废待兴,无数因战乱产生的饥民嗷嗷待哺。 大地满目疮痍。 可他所在的县城,最先恢复过来的竟然是青楼勾栏场所。 知府大人,打着视察县府的名义,黄土铺街,净水洒道,鸣锣响鼓来到县城。 当时,尚且年轻的他,还以为,知府大人带来了钱粮,带来了迅速恢复地方的良方妙药。 颇为激动。 还是当时的老县令。 也算是他入官场第一位师傅,笑着对他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还是太年轻了。 当晚,他就明白老县令这句话的意思了。 当天。 他作陪,亲眼目睹了,知府、县令,两个年逾六旬,胡须都白了,也不知,能不能立起来的老东西。 没有去视察嗷嗷待哺的饥民。 说了通毫无营养的官话套话后。 晚上就钻到了那等最先恢复的风月场所。 搂着几个十四五岁的妙龄少女,上下其手。 而这些女子。 可都是那些活不下去的灾民,卖到这些风月场所的。 那一晚,他十分不适,看着两个胡须花白的老家伙,乱啃胡说,恶心的想吐。 也就是在这种想要呕吐的不适中。 他终于明白了为官之道。 无外乎钻营、表演罢了。 瞧,他现在都做到了从三品的封疆大吏。 两个女儿,还都高嫁,一个成了太孙侧妃,另一个也不差,做了另一位皇孙的正妃。 这个叫于谦的年轻人,入官场后,终究也会遇到他所遇到的事情,做出他所做出的改变。 马全被于谦一句话,短暂勾起年轻时的思绪后,就转头移开视线,不做关注。 铁铉倒有几分欣赏看着于谦。 冲于谦招了招手。 在于谦快步走到身后半步行礼时,笑问:“我等臣子,如何能做到心中无私,陛下可是我们的君父,心存君父,岂能无私,你真做到了心中无私,是否又有对君父不忠之嫌。” 此刻,已经来到车厢门口。 于谦停下脚步。 等铁铉、马全相继入内,快步跟上,同时说道:“学生认为,历朝历代,臣子对君父的忠,被曲解了,被理解错了……” 于谦说着,忽然顿住。 因为,进入车厢内。 他忽然察觉,有数十道目光盯着他。 有男有女。 想来是燕王的家眷。 那些成年的男女,应该是燕王的学生吧。 于谦不失礼貌的扫了眼东旭、春晓等人,眼底闪过一抹羡慕之色。 他倒不是羡慕,土桥村出身的这些比他年长的新一代青年们,能有机缘和燕王产生联系。 而是羡慕他们,能得到燕王的教导。 燕王的两个理念、两个主张,他无数次学习过。 燕华那些悄悄流传回来的文章,小册子,他也无数次,悄悄誊抄研读过。 尤其是燕王着述的人民经济、精英经济、垄断性精英经济的小册子。 誊抄本已经被他翻阅的磨出了毛边。 而他所珍惜的文章、誊抄本。 以及随时请教燕王的机会。 杨东旭、夏原吉等人,却能轻而易举的得到。 如何让人不羡慕。 于谦短暂失神。 回神后,冲徐妙云的位置,郑重作揖,“拜见王妃。” 这位王妃也值得他尊敬。 大明的百姓,都津津乐道燕王对这位王妃的疼爱。 精英们,都在笑话燕王太宠着惯着这位王妃,英雄气短。 可他却并不这么认为。 每一个雄主背后,必然有一个了不起的女人。 若是这位燕王妃,真是那种不识宠,不识惯的女子。 燕华如今,断然不可能如此政通人和,蒸蒸日上。 一国之王妃。 那是母仪天下的表率! “不必拘礼。”徐妙云柔和笑笑,指了指前面一节车厢,“王爷在车厢内等着你们。” 于谦五人作揖后,跟着铁铉、马全进入朱棣所在的办公车厢内。 马全要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