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朱标的天平倾斜! (第3/3页)
跟随陛下,为大明立国,立下战功赫赫的老将,将有机会,为陛下哭陵。”
他就是用这个理由。 再加上,太子对朱四郎越来越厌恶的情绪,说服太子放陆仲亨出来。 陆仲亨是为大明立国,立下无数功劳的老人。 陛下的老兄弟之一。 即便犯错。 陛下出殡,老臣怎么也应该准许走出诏狱,为陛下哭陵吧? 他很期待,朱四郎在朱元璋出殡当天,看到陆仲亨时的表情。 也很期待。 陆仲亨这条断子绝孙的疯狗。 在金陵血雨腥风来临时,如何怀着不死不休的仇恨,冲上去,撕咬朱四郎。 其实,他这样做,也是没办法。 朱皇帝临死前,大规模调整京营。 导致,他们数年时间,撺掇影响,进而仇视朱四郎,抵触革新的那批将领,几乎全都被外调。 即便留下那么几支,控制在保守派武将手中的军队。 也被掺杂了很多丘福、朱能、瞿能…… 等人麾下的士卒。 而且。 这些人根本没有,对朱四郎痛下杀手的勇气。 即便得到太子的旨意。 这些人,也未必,敢当着朱四郎的面,把染血的刀,架在徐大丫等人的脖子上。 他很清楚,朝中文武对朱四郎的恐惧。 其实,给他机会,他也不敢挥刀,亲手砍下朱四郎的脑袋。 这个人,给大家的压力和恐惧,太大了! 其脑袋,一天没有落在地上,他就不敢亲自挥刀。 唯有陆仲亨最合适。 背负灭门断子绝孙之仇。 只要脱困,只要是对付朱四郎,保管什么都愿意做。 当即,胡惟庸在陆仲亨怀疑目光注视下,附耳低语:…… 陆仲亨听着,唇角浮现狰狞笑意。 …… 临近傍晚。 整个金陵城的沼气灯全都亮了起来。 车站外,早已人山人海。 不得不从京营抽调兵马来维持秩序。 车站内,朱雄英带着方孝孺,盛庸为首革新派,以及朱樉、朱棡为首皇叔们,静静站在月台上。 至于保守派,除了胡惟庸,吕本,无一人前来。 呜呜呜…… 远处,汽笛声传来。 胡惟庸与其他人一样,顿时精神一震。 却默默地捏紧了藏于宽大衣袖中的手。 他是来欢迎朱四郎,回来……赴死! 当朱皇帝入土后,金陵一夜流血过后。 朱四郎一家,死于阴谋作乱中,就会被写入大明的历史,盖棺定论! …… 列车驶入车站。 速度渐渐放缓。 办公车厢内。 朱棣坐于书桌后,看着站在书桌前的于谦,语气温和叮嘱道:“入京后,你们不要胡乱行动,做事情,并且想做成就要耐得住性子。” “试想一下,功败垂成,江浙几百万嗷嗷待哺的百姓,些许急躁,也能平复。” “我既然答应你们,就肯定帮你们,不过,现在的情况,以及我自身的处境,你也应该了解一些,这件事,我需要慢慢运作。” 话落。 于谦郑重点头,保证道:“王爷,学生明白,学生绝不会擅自行动……” 此刻,列车轻微晃动一下。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铁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王爷,可以下车了,太孙、首辅、次辅,以及诸王亲自来迎接王爷。” “知道了!” 朱棣应了一声。 迫不及待起身,迈出的脚步却突然顿住。 于谦看着朱棣,明明很着急,却突然停下来,视线有些呆滞,看着一层纱帘相隔的车窗外面,怔怔出神。 倒是明白其中原因。 近乡情怯! 这位王爷,多少年无法回来了? 至少十个年头了吧? 此番回来,恐已物是人非。 甚至,还有无处不在的凶险,等着他。 许久后,朱棣才回神,笑看于谦,“你说,太子在不在外面?” 于谦下意识扭头,看向窗外。 帘子遮挡,只能看到朦胧的人影。 会? 不会? 于谦琢磨片刻,郑重点头,“学生希望外面有太子,学生也相信,太子就在外面!”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