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九章 李景隆的最后高光!高燧再败!收养义女!战地记者朱允炆现 (第1/6页)
等朱棣率领的大军到浙江岑港,已经有半月之久。 来之后发现,这帮倭寇已经占据一城。 这岑港城还是军事重镇,结果却被攻陷,令朱棣不由大骂,这守城的将士都是吃干饭的,固守城池都守不住。 不仅是这浙江的守城将士不行。 朱棣发现这自己带来的南军素质也不行!! 出发之前,剔除军中的老弱,剩下的士兵都是没打过仗,没见过血的新兵蛋子。 这些年驻扎在各地卫所屯田的士兵,训练颇少,平日里还屯田,但俨然已经跟农民没啥大区别。 当然比农民还是强一些. 虽然这次出征士兵们装备精良,但战斗力却堪忧。 除此之外,朱棣还发现能征善战的将领也没有了,老的老,死的死。 年轻一辈除了樊忠、谭渊二人还稍微好一些,再无他人。 自己那些个将领张武、张玉.等人现在还驻守在北平,不能随意调遣。 于是乎,朱棣趁着这次除倭,打算培养忠于自己的将领。 正是眼前的老三朱高燧就是之一。 营帐之中,朱棣正在观看军报,若有所思。 “爹,这些士兵不行啊,都是耿炳文练的兵,怂的很,远没有北平的兵强悍。” 朱高燧咧嘴一笑,试探的问道:“要不咱把北平的兵调遣过来?” “调北平的兵?” 朱棣眉头一皱,看向朱高燧道:“孤这些年第一次亲征,封除寇大将军,率领五万大军打一个小小倭寇,你让孤问北平借兵,孤这脸面还要么?” “爹,是孩儿多言了,爹恕罪。”朱高燧立马改口。 朱棣语重心长道:“老三,这南军兵的差了些,可胜在装备精良,另外,你就不能动动脑筋么?你以为孤不知道你打着什么主意啊?就想着你姐夫和你二哥,你姐夫和二哥早跑了,北平的兵是不能动的,别想了。” 朱高燧不认可道:“爹,姐夫和二哥跑了孩儿是万万不信的,这都是谣言其实啊.” “其实什么?” 朱棣一愣,问道:“你似乎知道些什么,这些年锦衣卫不是撤出了北平,你还知道消息?” “嘿嘿,爹.没什么,其实孩儿也不知道” 朱高燧嘿嘿一笑,卖了个关子。 他其实早就安插了一个探子打入了李逍的内部,这个探子就是永安郡主贴身丫鬟张翠翠手下的一个丫鬟。 别看是一个小小的丫鬟,那提供的情报绝对不少啊。 这些年李逍在干什么,朱高燧知道不少,不过他也没往外说,毕竟姐夫那跟自己是亲的不是? “老三啊.” 朱棣眯了眯眼睛,走了过去,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些年你伴在爹的左右,是爹最贴心的人,跟爹说说,李逍和朱高煦俩小子去哪了?” “爹孩儿是真不知道啊。” 朱高燧露出无辜的表情。 “这样.” 朱棣犹豫了一番,道:“这岑港城的确是难攻下,岑港南面有一个山,那边也驻扎了五千倭寇占山为王,郭英久攻不下,明日将他换下来,换你上。” 从攻城变成了攻山寨,这难度瞬间就减轻了不少。 朱高燧摸了摸脑袋,故作惊讶道:“爹,孩儿突然觉得脑子清醒了许多,想起了些事情.对对对,孩儿想起来了。” 朱棣呵呵一笑:“想起什么了,快说。” “是半年前的事情,孩儿这脑子不好,差点忘记了。” 朱高燧嘿嘿笑道:“半年前,那天津港口的造船厂第一艘大船下了海,试船之后,当月李逍、朱高煦、张武.等人率领了三千五百士兵就上了船,随后出海了。” “什么???” 朱棣眉头一皱,大惊道,“出海了?朝廷规定禁海,他竟然敢公然违抗规定,这小子真是胆大包天,不过他是特区,就是孤也不能怪罪他,这是圣上的意思.” 说着,他看向朱高燧道:“出海,去哪了?” “嘿嘿。”朱高燧道:“爹,咱也是不小心打听到的,是真是假,您听个乐,消息不准确,您也别怪罪。”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朱棣有些没好气。 “听说是去了倭国,至于去干啥,孩儿也不清楚,孩儿也奇怪着呢.”朱高燧道。 “去了倭国还带着老二、张武他们去了.” 朱棣缓缓起身,负手在营帐中踱步,思绪万千。 半响,他突然眼睛一亮,略略拔高声调:“半年前,他们出海去了倭国,半年后,所有的倭寇都跑到咱大明来了,什么缘故?” 朱高燧道:“爹,兴许是倭寇们无岸可上,不得已才上了大明的岸?” 嘶.朱棣眼睛一瞪,道:“倭寇无岸可上,那倭国发生了什么?” 朱高燧道:“难不成,倭国被姐夫和二哥给占了,不准倭寇上岸?” 话音落下。 朱棣和朱高燧都陷入了沉默。 “倭国被李逍占了!” “倭国被李逍占了!” 半响,两人突然异口同声的说出了这个猜测! 话语落下,再次沉默。 “他娘的,李逍.” 良久,朱棣不可思议的开口:“李逍居然在帮孤开疆拓土?他占了倭国???” 不可思议,简直不可思议! 朱棣感觉头皮发麻,这李逍胆子也太大了,三千士兵就敢去倭国似乎还让他办成了?? 朱高燧点点头:“爹,有这个可能啊,不然这么多倭寇怎么会跑到咱地盘来了?” “.”朱棣感觉自己有种被比下去的感觉。 当年他可是向父皇承诺开疆拓土的,结果率先开疆拓土的却是自己的女婿.自己这老脸,往哪搁啊. “这李逍和老二可以啊,三千人就占了倭国?” 朱棣皱眉道:“老三,那咱们五万人攻不下这些倭寇占的城池,你觉得脸上有光吗?” 朱高燧道:“姐夫占了倭国,孩儿这脸上有光啊。” 朱棣:“.” 的确是有光,毕竟都是自家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