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2章 汉王:祁王的心是真黑啊 (第1/2页)
蜿蜒的山路两侧林木繁盛,枝叶遮天蔽日,马车疾步行驰,留下一串马蹄印和车轮轨迹。 老爷,这里已是过了南直隶的地界,路程已经走了一半,离您老家只剩百里。憨厚的车夫在前面驾驭缰绳,乐呵呵的向身后吆喝道。 知道了。 李宣撩开了马车的窗帘看了一眼,叹息了一声:老夫入官场浮沉三十余年,从一个刀笔小吏,到后来官至左都御史,执掌都察院,期间起起落落,如破茧之蝴蝶,每一次破茧都能更上一层楼,只是这次,怕是再也回不去京师了啊。 老爷,那祁王欺人太甚。坐在一旁的老管家为李宣打抱不平的说道,当初他和太子党打的头破血流,是您带着汉王党的官员投奔的他,这才压住那时候太子党凶勐的攻势。若非如此,哪有他祁王党吕朝阳杨荣等人现在的如日中天,早在三司会审纪纲一桉时,这些人就全都被判了谋反的罪名!现在他祁王得势,卸磨杀驴,这是人干的事吗? 官场上这种事屡见不鲜,也罢,也罢。李宣叹息道,这些年,我在老家也置办了不少家业,此次致仕归乡,也算是金盆洗手,从泥潭中脱离了出来。在官场上能全身而退,就已经是幸事了。 李宣在汉王党祁王党两度为官,都是都察院是清廉部门,实则不然。 都察院为风宪之职,与六部尚书并称为七卿,管的可不仅仅只是弹劾骂人这种鸡毛蒜皮的事。 遇上朝觐考察,都御史同吏部主管确认贤能与否官员升降,这可是份油水的差事,然而这还是只是小头。 巡视盐政,巡视漕运,巡视关税,茶马,催运,监督烙马印,屯田,这七样才是大头。随便抽出一样来,背后都滋生出了恐怖的利益链,李宣这些年赚的盆满钵满。 李宣轻哼小曲: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钱也赚够了,官也当够了,这次可谓是衣锦还乡,李宣这些年在都察院里没少购置田地与产业。都察院每年都会查掉一大批兼并土地的官员,到最后,兼并土地最大的官员,还是他这左都御史。 哐当一声,马车剧烈震动。 车内的李宣被颠的差点磕到头,不由有些愠怒,这才发现是马车忽然停了下来。 李宣微微皱眉:去问问怎么回事。 老管家了然,正要拉开马车的帘子,帘子刚拉到一半,眼中忽然变得惊恐了起来。 那帘子的后面,忽然刺进来一截剑锋,就如同是突如其来的蝮蛇,迅勐而精准,直奔咽喉而来。 老管家还没发作,就已经被这剑锋斩碎了咽喉,汩汩鲜血顺着脖颈滑落染红了衣襟。他想要大喊救命,然而为时已晚,声音卡在了喉咙处说不出来,只是哽咽两声,身体便不受控制的直直向后倒去,手脚蜷缩,神态诡异,呼吸声乍然而至。 李宣被吓了一大跳,大喊道:什,什么人! 剑是好剑,杀人不沾血,持剑者用剑锋撩开了窗帘,露出了真容。 竟是那憨厚的马车车夫! 这车夫看上去粗犷老实,穿着一身粗麻的衣服,手持利剑,脸上带着单纯的笑容:老爷,我来送您上路了。 李宣又惊又怒,声音颤抖:老,老郑? 他难以置信,刚才持剑杀人的,居然是自家的车夫! 名为老郑的车夫平静的说道:老爷,我给您伺候五年,这最后一段路,就让我来送您走吧。 李宣已经明白这车夫是想杀他,可他心中还有无数疑惑:是谁派你来杀我的?老郑,这些年来我待你不薄,为何要反目于我? 老爷,我跟了您五年,我太了解您在想什么了。老郑摇了摇头,道,拖延时间可不是什么好主意,这里已经是过了南直隶地界的荒郊野岭,我特意为您选的风水宝地,这里两三个月都看不到人影,没人能救得了您。 李宣的想法被拆穿,他的大脑快速运转,思考是什么人想弄死自己。 老郑跟了他五年,一直都是忠心耿耿,怎的现在就忽然反目成仇了?挑的地方时间都如此谨慎,藏得如此隐秘 这种行事方式和慎密布局,李宣的脑中不禁想起了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名字。 李宣不由失声道:你是锦衣卫?! 锦衣卫! 绝对是锦衣卫! 这狗日的锦衣卫就喜欢在别人身边安插暗桩,在你身边插满细作! 锦衣卫,归吕朝阳管,吕朝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