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传下去! (第1/2页)
周希音先“奥”一声,接着问:“师兄你是不是一直在等手术室的传闻?” “手术室传闻?”方闲略疑惑,坐在下铺,因有女同志在,还规规矩矩地把洗手衣裤都仔细整理一遍。 否则的话,无事可做的间歇,绝对没有任何一个外科医生不乐意随意一趟而下,最好再有一瓶饮料灌入,消解疲惫。 “传说湘南大学附属医院有6级医师啊?”周希音满脸不信,走进休息室两步,背着手,隔着方闲有一定的防护距离。 能通过休息室里的灯光,大概看得清方闲脸上的表情。 方闲果断摇头,5级医师就是国内的顶级学科带头人,方闲在医院的那么久时间里,只是远远地看到过一个人。 6级医师到底是什么概念,方闲也只能是在医学会的官网上偶尔看到。 湘南大学附属医院是传闻有6级医师在,可这与他一个小小住院医师有多大关系? 方闲也看得出周希音似乎很希望能够劝说动自己,便解释:“和带教老师的水平没关系,我个人可能更适合密集型重复灌输学习路线。” “也就是所谓的多读多看,没有特殊技巧性而言。” 作为湘南大学附属医院的住院医师,方闲之前的成绩就不算差,可也算不得好。他一直对自己的能力和资质有一个相对通透的认知。 资质不够,勤奋来凑! 或许勤奋在天赋面前一文不值,可于他个人而言,勤奋与否就能影响他个人的人生。 方闲又说:“可能越有天赋的老师更适合带天赋非常好的学生,我不属于这种天赋非常好的学生。” 方闲有这样的自知之明。 之前在创伤外科时,林介墨教授在查房过程里,也会予以指点一些,但他与林介墨的硕士研究生范鹏程的接受能力就存在差异。 久而久之,这样的差异就会在能力和认识中体现出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方闲只能想着勤能补拙。 如今这个局面,湘南大学附属医院创伤中心手术室是极好之地,即便有更好,那也无所谓了。 在手术室里,这么密集性的cao作和练手机会,方闲哪里都不会再去。 懒得奔波。 方闲的解释让周希音彻底失去劝说方闲的信心,就只说:“我们医院有6级医师,那是在十年前,现在其实已经没这样的说法了。” 说完,周希音也就离开了缝合组的休息室,到隔壁去休息。 方闲听懂了周希音的意思,可也没进行太多解释,看着有礼貌的周希音把缝合组休息室的门带上后,方闲立刻五花乱仰,太过于拘谨地坐躺,还不如不躺…… 当然,这样的休息时间也就持续了十分钟。 就有人在频道内喊让方闲去缝合,方闲赶紧出门,并敲响周希音休息室的门,等周希音出来之后,才一并往那个方向赶。 不管现在方闲所处的位置,得到的机会怎么样,但方闲一直都记得自己也曾在这个医院处于最底层,知道各种各样的机会都来之不易。 其他人不知道,遇到的人,能帮责帮吧。 这一次,就是单纯只有缝合,没有切开和其他cao作。 手术室里的很多上级都很遵守规矩,除了那位叫胡大脚的教授,喜欢单独给自己加戏,多让他作什么清创和切开。 然而,这个手术间的主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