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_第一百五十二章 论文成稿(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 论文成稿(求订阅) (第1/3页)

    第156章论文成稿

    宝藏仿佛一瞬间被打开后,方闲反而有一种迷茫的感觉。

    可以做的东西实在太多,真不知道该怎么选。

    而且,貌似,可能,与自己可以做的这些课题比起来,之前的解剖试验以及人体重建试验,其实也没有那么得天独厚了,也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原来周教授和杨教授所说的可塑性,是这么个意思。”

    “其实大部分的医生,其实归根到底还是普通人。所以很多医生需要外来的经验、最正规的研究成果,去指导和引导他们的临床诊疗。”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临床医生,即便是现在,也不过是别人的学术理念与临床理念的重复机器。”

    “只是单纯的重复,那么就其实只是个变种的工具人,不同的是其他的工具人的工作对象是物,而医生的工作对象只是人。”

    方闲喃喃自语。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多次,方闲都在怀疑,只是一味地提升医学基础技能,到底好不好,到底重要不重要,到底有没有用。

    其实,在医学基础技能加点到4级时,方闲就发现了基础技能很有用。

    可加点到了5级时,才会发现,医学基础技能,原来是如此的有用。

    “纵观现在基于医学会的医学技能等级制度上,目前最流行的研究视角就是两个、或者最多3个5级技能之间融合之后所产生的微妙效应。”

    “但是自己能够做的就一下子把基础技能的数量,提升到了4个到5个。”

    “哦,随时可以有第六个。”方闲看着自己的技能点数量已经高达7000 ,只是在自己的房间里,如此不当人的讲。

    而随着王环教授的一番话,医学殿堂的大门,仿佛也在为方闲徐徐正式打开。

    医学总共有十二个基础技能,如果更加谨慎点计算,应该是十三个,外科还有一个器械cao作技术。

    而,这十二个医学基础技能,其实每个技能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比如说,缝合术对于手外科、美容外科等学科与专科的助益,是最大的,如果缝合术有天赋的医生,选择去这些科室,总会有能用武之地。

    比如说,切开术,对于神经外科、心胸外科以及心外科,这样特别注重于术野暴露的专科而言,拥有高等级的切开术,将会犹如神助。

    且紧急情况下,大血管破裂出血的紧急止血,拥有高等级的切开术,也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就让术者达到术野,达到抢救的目的。

    比如说,清创术,则是对于骨科的创伤外科、关节外科、普通外科、肝胆脾胰外科等,对清创比较重视的专科,格外有助益。

    搭建好医学基础技能的骨架后,再去到专科,会犹如神助,进展飞快。

    因为,专科基础技能,其实就是医学基础技能与一些技巧的变种融合,会让一些专科技能的提升速度飞快,且以前就有人研究过。

    医学基础技能等级越高,再进入到专科后,上手的速率就越快,且专科技能能够达到的上限就越高、学习技能的速率、深度等,也会越高。

    医学基础技能,在进入医学殿堂前,决定和保证你的下限,却能够影响和限定你最终能够达到的上限。

    ……

    不过抛开了这些因素后,方闲还是先决定,把桂老教授的解剖个人体验以及把人体解剖成器官后的重建个人体验,先予以成文,发表出去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课题规划。

    是的,普通的人,要做课题,是想要选择一个比较精妙的点子和方向,才能够有得去做。

    但是优秀的人,要做课题的话,就必须要做一些取舍,选一些好做的,更有意义的课题方向去做,而不是努力地拿到课题。

    再更加优秀的人,则是可以自主地挑选一些比较重要的课题来做,课题是做不完的,研究方向太多。

    一些小课题,小文章,那都不被放在眼里的。

    而下一个大方向,方闲也是确定了。

    就先从毁损伤开始……

    写论文,不需要讲究特别的文笔。

    简练、得体,达标即可。

    但也需要细细的工夫去磨,去研究措辞,避免太过于沉冗,该精简的精简,因为会有兴趣阅读你论文的人,都是有一定基础的,他们不需要过多的赘述。

    他们的基本功,能够让他们从的论文中,吸收到精要即可。

    当然,也要模仿和参考其他的文献格式来书写。

    模仿格式,是为了更加方便其他人的阅读,不要强行更改一贯的阅读习惯,否则的话,太过于标新立异,反而会影响阅读的效率和速度。

    ……

    手术室里,不知岁月之流逝。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逝。

    八月十七日,是又一个周五。方闲今日比以往更早地来了创伤中心手术室的切开组休息室,此刻的时间不过是早上的七点十分。

    然而,方闲却发现,即便是这么早的时间,隔壁缝合组已经有学员进了组里面。

    听邹君子讲,按照他们的说法则是,学着方闲师兄的样子,努力做一个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