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_第一百五十三章 豪华面板与技能点新途径(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豪华面板与技能点新途径(求月票) (第3/3页)

相对而言,自由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王环说这话,意味深长,仿佛是切身体会。

    ……

    从王环教授的办公室出来时,方闲看向自己的技能面板列表,感觉格外踏实。

    【医学基础技能:切开术5级,缝合术5级,清创术5级,X线阅片术3级,CT阅片术3级,心电图阅读术3级,心肺复苏1级。医学专科查体:3级。穿刺术:5级。打结术:3级。止血术5级。核磁阅片术3级。】

    十二个医学基础技能,有5个5级,其余除了心肺复苏外,都是3级。

    并没有特别大的提升,但是方闲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感觉。因为现在这样的基础技能在,基本上外科常见的所有的病种,方闲都能够横插一脚。

    不说起关键作用,但是起一个次关键的作用,那还是没问题的。

    医学基础技能的可塑性之强,方闲早有体会。

    且在临床的过程中,有太多的见证。

    【医学基础理论:医学常规理论3级,外科常规基础理论3级,骨科常规理论3级,血管外科常规理论3级,神经外科常规理论3级……关节外科、骨肿瘤专科、手外科、创伤外科医学常规理论3级……】

    因为技能点稍微有所剩余,方闲于是就每500点作为一个阶梯,先把医学基础相关的理论,都稍微点上来了一些,且是先点了比较基础的理论后,再后续点满技能到3级时,耗费的技能点,越发节省。

    比如说点一些亚专科的基础理论时,总共消耗的技能点都才一百多点,这也算是在技能点相对自由后,提升的效率,那比之前技能点获得效率非常少时,更加自由。

    技能点相对自由。

    【创伤外科、手外科专科技能:骨科相关器械cao作经验:3级、手法复位术3级、肌腱缝合术3级、神经缝合术3级……】

    【当前技能点剩余:183点】

    为了做课题,方闲把尽量能够点的技能,都点了起来,这样能够更好地去模拟其他普通医生所处的层次,做好与之匹配的应对方案。

    且,因为自己与徐凤年教授做的新课题的一些雏形,目前在创伤中心手术室内,已经稍微往其他学员,比如说邹君子和周希音两人身上,也在开始挪用和作为材料参与了进来。

    因此,方闲发现了一条,比较新颖的技能点获得途径。

    而正是这条途径,让方闲果断地拒绝了云叔的邀请,甚至是杨老教授的电话询问,自己什么时候去常市。

    【你通过主张‘毁损伤新型治疗模式’对毁损伤综合造成伤害11点,获得技能点11点。】

    【你通过主张‘毁损伤新型治疗模式’对毁损伤综合造成伤害9点,获得技能点9点。】

    【你通过主张‘缝合术新理念’,对肌腱断裂综合造成0.5点伤害,获得技能点0.5点。】

    【……】

    单次技能点的收获量并不是很大,但是频率比较高。因为有周希音和邹君子两个人在轮换着进行试探性的有效cao作。

    这就很值得方闲去仔细研究了啊。

    且,方闲还特别谨慎地把这样的新理论模型与李球的新4级缝合术理念,给周希音带教到的4级缝合术做了对比。

    然后就还发现。

    李球在临床中,cao作时产出的伤害,他大概会获得1‰。

    但是,周希音的4级技能,却并没有让方闲得到任何收获。

    这样对比之下,方闲差不多觉得,自己可能拓宽了新的技能点获得途径。

    研发。

    也就是说,自己开发、开创的理论若是被其他人利用在了临床上,对病人有利后,会反馈给自己一部分少量的伤害,换作是技能点。

    这TM很科学啊!

    虽然说,一线临床医生,是治病救人的主要任务承担者,但是其实,在所有病人治愈的过程中,前辈们一代一代的理论、理念、经验和教训,就是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甚至是指导作用。

    大部分的医生,就只是其他人的医学理念和理论、技能的重复工人,高级cao作工!

    在这样的机制下,莫说是方云叔邀请自己去常市的创伤中心手术室,方闲会拒绝了。

    没把这个事情研究清楚,即便是周老教授现在让他去帮忙,方闲都会先犹豫然后委婉拒绝!

    不要和我谈什么理由!

    云叔!

    目前,没有任何一件事,会比搞清楚这样的‘因果’对我更加重要。

    方闲的目光格外笃定,心里默默这么自言自语!

    庆幸于自己当初发过一点点善心,也谢谢李球的坚定信任,把这样的缝合理念,与自己一并带入到临床……

    故事需要铺垫,研究也是需要客观事实来进行触发的。可能作者前期对周和李的帮扶铺垫没特别做到位。

    但是,故事就是一个圆环,不会有无缘无故的剧情,主角不做试验,不通过自己的视野去对比的话。

    那么他就可能很晚才能知道这样的模式。

    现实的任何一举一动多会影响久远。

    这本书的视角,永远只会聚焦于主角,也能更好的让读者随着他去一一探索和发现。不然的话,作者一瞬间把所有的世界观都灌输下来,就少剧情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