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纯粹学者(求订阅) (第3/3页)
样的身份?”徐凤年教授再问。
“专家。” “教授。” “科研人员。” “站在学科前沿的人。”方闲和邹君子各自给出了相应的概念。 徐凤年点头:“差不多,也就是站在了学科前沿的这么一批人,或者说,这样的学者,是在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回顾性、总结性地去探索或者提出独属于自己对世界认识的一种学术研究活动。” “我这么讲,算比较贴切吧?” 邹君子与方闲都点头。 “对!~” “广义和狭义的学者,就是这样子的,但是学者的本意,在于做学问的人。或者说是学习的人。” “不是回头看的人,而是往前看的人,充满着无知和探索欲望,有更加扎实的基础和基本功,努力向前进取的人,不掺杂任何杂念,不被污染的人,就是纯粹学者。” 徐凤年继续说:“古往今来,大部分人,在学术上的极限,其实并非他们成为了专家或者教授之后,而是在此之前,因在此之前,他们因为无知,所以无惧且无畏。” “所以胆大,所以敢闯敢想敢拼,因此才可以跳跃出一定的界限。” “就好比我们医学,如果你到了专科之后,那么你的身上,你的思维,就固然会贴上专科的标签与思维,再难以跳脱,我这么讲,你们可同意?” “一个成为的创伤外科医生,他所做的一切研究、一切治疗,都会或多或少地带上创伤外科相关的痕迹在,无法抹除,因为这是他们的学识来源,他们的认知轨迹,也是他们研究了一辈子,再也无法逃离的地界。” “而纯粹的学者,就是不沾染这些任何东西的人,一步一步往前走,在无知的情况下,去慢慢往前探索,探索学科的发展,探索新术式的人,这样的人,就叫纯粹的学者。” “也叫无知亦无畏的学者……” 方闲听了,脸略一黑。 他还以为是什么好词汇,没想到还是被贴上了无知者无畏的标签。 可方闲也觉得无所谓了。 但徐凤年又说:“可正因为无知,且也无畏,所能够创造出来的理论或者理念,才是最有潜力的,只是这样的试错代价和成本略为有点高。” “我不给你们提陌生人,就湘南大学附属医院里,我所知道的,至少是杨教授告诉我的两个人,一个是林辉,另外一个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江洋。” “就是路子走得有点歪了。” “然后就是你方闲,属于是路子走对了的。” “没有边界的情况下,走一步有可能就是深渊,也可能就是升华的彼岸。” 徐凤年说得有些玄之又玄。 可能觉得方闲和邹君子还是不好理解,便又道:“这就有点类似于一个人从一开始一头扎进到了数学界的P=NP,终生再出不来一样。” “不设定一个边界,那么会到达哪一个方向,就没人知晓了。”徐凤年感慨了一下。 邹君子闻言愣了愣。 因为徐凤年所说的这两个人,到底是什么脾气,遇到了什么事情,他都一无所知。 方向倒是都略知一二了! 可也不好回话。 “小邹,你要不先出去?”徐凤年看出来了方闲的表情变化,便如此对邹君子建议。 邹君子心里:我去年买了个表。 嘴里:“好的,徐教授……” 说完,起身,对着徐教授微微鞠躬,转身后的表情复杂且精彩,嘴角的蠕动更是格外有点夸张。而这一切,在出了门后,就都变得消没不见,最终以失落而取代。 “徐教授,我能问一下,您所说的这两位老师,他们到底是哪里走岔了么?”方闲赶紧问话。 关于林辉的事迹,方闲不管是从师兄那里,还是从王环教授那里,都听说过不少。 知道,林辉是把5级技能就单纯地当作多个4级技能的杂糅给理解了。 如今,林辉更是把如意级医生这两个字,当作是超级多的4级技能的不断融合而理解了,所以他的技能树,才点到了这么偏。 而这个胸外科的江洋???? “关于你老师林辉的事情,我不好置评。” “可最近跟着我的这个江洋,他有可能是被一位老教授给影响到了。他们都一致认为,要解决一种疾病的根本,在于理论,理论的高度,是可以完成外科学的终极归宿。” “外科转为内科,不需要外科cao作去干预的治愈,才是最完美的治愈……”徐凤年这么给方闲解释,希望方闲能够不被带歪。 方闲闻言,眨了眨眼。 “徐教授,这样理解并不算错误啊,有很多外科病种,比如说急性胰腺炎,就可以不需要外科的cao作干预了啊?” “如果最后能够通过内科的手段处理外科的病种,这就是这个外科病种的最终归宿啊?”方闲觉得这位前辈,说得一点都没错。 徐凤年则说:“理论和想法是没错,但是没有这样的水平,就妄想找到这样的路子,这样的程序就已经出错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