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_第二百二十四章 县医院的局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四章 县医院的局面 (第2/2页)

/br>
    便道:“黄主任,当医生主要是为了做事,给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又不是考试。这些都是虚名,我倒觉得这里的氛围不错。”

    “能做的手术就做,不能做的,做不了的就往上级医院推,扎扎实实地深耕自己可以进行的专业与病种,挺好的。”

    与教授满地走,副教授不如狗的创伤中心不同。

    与教授带组,副教授跟组,主治跟着屁股后面混,博士硕士一扎堆的专科也不一样。

    为什么?

    一般的博士和硕士,谁会考虑去县医院?

    虽然二十年前就在传,县医院都只要硕士了,但是那种所说的县医院,要看是哪个县。百强县第一第二的医院,和地级市医院有多大区别呢?

    地处偏远地区的县医院,你只要硕士?

    即便是如今的二十一世纪四十年代,都能让你怀疑人生。

    因为读到了硕士和博士阶段,别人肯定都想往外面走,往大医院发展,即便是在发达地区的私立医院里面混得下去,也比在县医院里面的前途、钱途更好。

    黄博航抿了抿嘴就说:“方医生,方便给你讲一下,咱们医院和咱们县现在面临的窘境,就算是吐下槽,您别往心里去,可以不?”

    黄博航四十多岁,面相敦厚,音色也早就有了成年男子的那种沉稳。

    方闲赶紧点头:“这样更好啊,黄主任。”

    黄博航先起头:“方医生,我绝对没有说,医学会的医师等级制度以及医学技能的等级制度不好的意思,完全没有这样的想法。”

    “但其实,这样的制度,会让我们这样的小医院,更加留不住人,您知道是为什么吗?”

    方闲想了一下:“因为实力具体化了?一目了然?”

    “不!~”

    “是医学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个人的医师卡上的各种技能和能力,几乎等同于明码标价!”

    “就比如说我们医院,一个新来的住院医师,他会些什么,我们心里大概有底,那么入编之后,年薪就这么点,国家发的,绩效分配不多。”

    “可若是去了京都、魔都、粤省的发达地级市,别管是哪个医院。这个数,是少不了的。”

    “我就单纯只是说规培毕业之后,过去。”黄博航竖起了两根手指,代表两万。

    “硕士则是这个数。”黄博航又加了一根。

    黄博航紧接着又说:“别人这么给我明码标价,如果是我再选一次,我也出去啊?”

    “说句不好听的,去哪里不是变相给医院打工,给病人提供医疗相关的诊疗服务?”

    “医学会已经把实力编排好了,医院招聘的时候,几乎都不用进行能力的考核了,一目了然。”

    方闲闻言不语。

    因为黄博航说的话虽然残酷,但这就是个事实。

    就比如他,在进到了湘南大学附属医院里面成为规培的那一刻起,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成为硕士,如何留院。

    从未想过回老老家的龙县建设家乡,也未想过要回常市,建设第二家乡。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如果实在都不行的话,方闲的第一选择也就是去那几个超级大城市,赚了钱再回来……

    “当然,这样的好处就是,几乎不会存在什么越级手术的可能。”

    “实力数据化,医学会对手术权限的管理,更加清晰透明,你要做这样的手术,那么你就必须去医学会里面证明你能做,如果你们医院里没有人可以做这样的手术。”

    “你们医院里但凡出现了这样的收费,那就是个大问题,一查到底即可。”

    “这对病人而言,至少可以保证就诊的可靠性,不会出现小医生做大手术啊,做不了的手术强行做这样的情况,这是非常好的。”

    “就是这个人才流失问题……”

    黄博航笑了笑,又摇头:“其实说起来,如果真的按照能力的话,我估计是不能当这个主任的。但有能力的那些老哥都走了。”

    “跳地级市医院的跳了,跳不了的,出去挣钱去了,可不就只能剩下我们这点人,仿佛守家一样,而且,这仿佛是一个循环。”

    “如果我可以挣更多的钱,我可能也会走了……”

    黄博航倒也没有隐瞒地这般说。

    方闲闻言,嘶了一口气,而后问:“黄主任,我可以问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么?”

    “现在我们科室的正常工资是多少?”

    “住院医师一年10个包干,五险一金等都齐全,在县里面肯定是不会算差的。可想要富贵却难。”

    “主治医师高一点,能够拿到12个,副主任医师,比如说我,差不多有二十个。”黄博航知道,方闲肯定拿的比他高。

    如今是年薪制的时代,绩效分配非常少,属于是奖励性的绩效,你爱查查去,反正都是政府和医学会拨款的,就算是有赃款,那也是你们发的。

    方闲闻言眉头再次狠皱。

    TM一个月八九千和一个月两万比起来,那差了一倍不止。

    相当于要留下来,完全就只靠情怀。

    而且能力数据化之后,你值多少钱,在外面的医院里,可能别人应聘的时候,就已经明码标价。

    这的确是一个比较难缠的问题。

    “黄主任,我觉得你们都是无名的英雄。说真的。”方闲叹了一口气,心里莫名辛酸。

    没来县医院之前,方闲也以为,这样的制度其实是一片大好。可的确,它会面临的窘境也更大。

    人才流动性更大,更强。

    如果太过于约束的话,把一个人的前程套死了,大家都不想往上奔,也都不想学习。这其实也是一个弊端。

    如果人的一生一辈子都能看到头,我能混日子,我凭什么努力了半辈子才得到这个工作,我还要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我不知道玩么?

    如今这样的局面,简单的平位移制度,想要彻底弥补,肯定是不太可能。

    黄博航就说:“反正先撑着呗,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就往外推。慢慢学,技术学成之后就直接跑。”

    “多少年了,看下来我也习惯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