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上下二十年都没朋友 (第1/2页)
第231章上下二十年都没朋友 “我父亲以前经常说一句话,就是在学术竞争和职称竞争时,上下五年,皆是对手,没有朋友。在学术竞争之外,则是交情另算。” 周希音的饭量不大,吃了一碗半的饭后,就很果断地没有继续,而是看着方闲吃,一边拉扯家常。 方闲则大口吃得十分自然,细细咀嚼慢咽下一口菜,回说:“那我估计是上下十年都不会有朋友了。” 按照医学会关于医师等级制度的管理认定方法,自己如今,不仅是让创伤外科1级医师的评定标准得到提升,在创伤外科、胃肠外科以及泌尿外科的2级医师标准,也相应提升。 这可不是上下十年都没有朋友了么? 周希音捂嘴玩笑说:“上十年说得太长,但估计下十年说得有点短了。” 方闲影响的可不止是下十年,而是从此刻起,出现了断代,从标准提升的这一刻起,如果医学会不修正评定办法,那么规定就死死地会卡在这里,越来越高。 方闲低头,先默默干饭。 周希音则可能觉得自己的玩笑太过,就又说:“方师兄,其实也没这么夸张,对于真正要通过医学会实现跨越的一批人,他们不会在意这一丁点的提升。” “真正在意的人,他们的意见可有可无。” 普通人的想法,基本是不会被在意的。否则每年肯定都有无数人吐槽京都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太高,但这有个毛线用…… 方闲摇了摇头:“不知道,做好自己吧,如果为了维持某种平衡而刻意去维持,这样活着太累。” 这个局面,让方闲想到了他仍是个小住培的时候,自己一届的硕士研究生范程鹏,告诫他不要在住培阶段表现得太过于亮眼,否则的话会挤掉其他的硕士研究生,使得很多住培没有带教老师的机会。 当时的方闲,人微言轻,自然是不敢忤逆当时身为创伤外科病区主任的意思。 没去医学会进行医学技能的等级认证,而只是在组内进行表现。 但这样,其实太过于拘束,真的太累。 “方师兄,面对现在慈县这样的局面,方师兄心里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处理方法?”周希音改了话题。 同时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水,看着方闲面前的水杯也将空,又给方闲倒满。 “谢谢啊。”方闲道谢后摇头。 “这样的局面我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啊。”方闲说得颇为无奈。 这是医学会制度出现下的后遗症,想要更改这样的局面,除非能够用合同把这里的医生给卡死,或者就是剔除医学会的登天梯制度,不让人再通过捷径而跨越。 周希音把方闲面前的水杯往前一推后,小心翼翼问:“方师兄要不再好好想一想?其实你已经做过类似的事情。” 周希音说话间,眼睛微微一眯,一瞬间,仿佛智商与她的美貌平齐。 方闲便暂停伸筷子的动作,开始细嚼慢咽,整个人作沉思状。 自己还做过类似的事情,不能够吧?自己几斤几两,怎么可能更改? 但。 忽然间,方闲猛地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方闲在徐凤年教授在创伤中心期间,通过自己超多数量的5级技能来兜底,曾经做过一个“毁损伤标准处理流程”、青春版、加强版。 “你的意思是?让我继续简化县医院里常见病种的处理流程,或者说是,对现有已经成熟的术式进行简化处理?” “使得一些年轻的医生,也能够快速上手,达到一个患者可以接受的程度?”方闲如此反问。 只这一瞬间,方闲看向周希音的目光就发生了变化。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智商碾压? 方闲从来没往这个方向考虑过。 身为医生,最本质的一个原则就是对患者的不伤害原则。 还有一个就是更有利原则。 从朴素主义去思考患者前来就诊时,为他们提供的医疗资源,自然是越高级越好,到此刻还要降低标准,这与主流的思维实在是相悖。 但? 如果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患者仍然选择在县医院里面就诊的人,大多都是存在一部分的各种负担,有可能是经济负担,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使得他们不得不来县医院里就诊。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做不了,还不如提供一个,可以基本满意,治疗效果没有完全版那么好的一个替代治疗方案。 这相当于就是对术式的cao作难度进行降级处理,且对最终的治疗效果,降低的预期可以保证满意,先让同行满意,再能让患者满意。 这样的话,还真的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意思。” “方师兄,其实认真分析现在这样的局面,无外乎就是,患者的求诊要求,高于当地县医院能够提供的医疗水平和处理质量。” “如此供需关系,存在了错缺。” “与其错缺,不如先尝试一些效果不那么好的治疗方案。” “且从择期病种和择期手术开始,对患者的影响其实极小。” “自然,这样的方案探索,从一开始,就需要一个同时拥有多项5级技能,特别是5级基础技能的团队参与。” “一般情况下,这样豪华的团队,是不会抽空来处理一些常见病种的治疗程序简化之事的,这会浪费很多时间,且效益偏低,对他们而言,去攻克新治疗方式、新病种,才是首当其冲的任务。” “然而,我们现在的定位稍微偏低,方师兄您现在也只是主治,没有必要去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突破竞争情况下,就可以先完成把一部分现有的治疗方案落实到下级医院这样的事情。” “这其实也是对患者极为有利的。”周希音说完就抿了抿嘴,稍微有点紧张地看向方闲,从她的眼神看得出来,有些怕方闲生气。 现行状态下,其实高端医疗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不低的层次,但是如何让这些技术落地到更多的医院,让更多的医生学会相应的处理术式,其实一直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特别是在医学会的制度出现后,大家都往大城市涌动之后,造成县医院里面的人才空虚情况,是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